馬王堆帛書《刑德》丙篇殘片新發現

By 新華社 / 2022-04-27 17:54:25 /
考古
摘要:

1972年至1974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家三口的墓葬,是20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出土的逾十萬字、50多篇涵蓋廣泛的簡帛文獻傳承了先哲們的學識與智慧。此次發現的部分殘片可確定來自帛書《刑德》丙篇,現存原物共揭裱為18頁殘片,全部用朱文抄寫。

xxx這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刑德》丙篇局部。圖片來源:湖南省博物館供圖

據湖南省博物館26日消息,在近期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的系統性清庫中,發現了幾十件帶有字跡的帛書殘片,目前可確定有的來自帛書《刑德》丙篇,為相關研究提供新資料。

帛書《刑德》有甲、乙、丙三篇,均為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墓出土。其中甲篇是漢初刑德理論的重要篇章,乙篇主要是關於刑德運行規律的解說和對「刑德九宮圖」的詮釋,以及關於以雲氣、風、雨、雷等天文氣像占測戰爭勝負吉凶的規定,丙篇因殘破太甚,已很難拼合和句讀。

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說,帛書《刑德》甲篇用古隸抄寫,保存較好,文字大致可讀,九宮圖和干支表清晰可辨,推斷為漢高祖劉邦在位時抄成的,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乙篇以隸書抄寫,抄寫年代應為孝惠元年(西元前194年)前後,為確定帛書中同類書體抄本的抄寫時間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而丙篇抄寫在一幅寬48釐米、長約82釐米的帛上。

此次發現的部分殘片可確定來自帛書《刑德》丙篇。「《刑德》丙篇現存原物共揭裱為18頁殘片,全部用朱文抄寫,該篇欄格全是黑色的烏絲欄,週邊有很粗重的墨線邊框,這種較奇特的形式是否別有含義,尚待研究。」喻燕姣說。

專家指出,馬王堆部分帛書有朱絲欄或烏絲欄,曾有學者認為它們是織上去的,這次根據殘片對比,確定它們是畫上去的。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五十多部帛書。「所有帛書均為手抄本,每一個人的字跡都不同,因此每一篇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手抄的字體特徵能為辨別殘片上的字屬於哪一篇帛書提供依據。」喻燕姣說。

事實上,字跡辨識需要長年研究積累的經驗,因此帛書殘片「歸位」只能依靠人工找尋比對。此外,由於帛書層與層相互粘連,墨蹟會產生正反印染、層層滲染。

「帛書剛出土時是完整的,只是成了『帛磚』,受當時技術限制,為了將帛書一頁一頁地揭開,只好用最原始的蒸汽薰蒸方法使之受潮,然後再去揭開,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的殘片。」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陳銳說,因此要讓帛書殘片「歸位」,必須搞清楚它們屬於哪種帛書,帛書當時是怎麼疊的,這樣才能區分滲印文和反印文,進而確定殘片到底屬於哪一層,這項工作有相當大的難度。

湖南省博物館已對此次清庫新整理得到的帶字帛書殘片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進行合作研究,這些「遺珠」對帛書的修復完善及其修訂版的編纂具有重要意義。

1972年至1974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家三口的墓葬,是20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出土的逾十萬字、50多篇涵蓋廣泛的簡帛文獻傳承了先哲們的學識與智慧。

◎來源|新華社,記者:張玉潔、孫毅

【您可能有興趣】
被埋藏700年武則天抄寫的《金剛經》,而今在法國問世
蚩尤為黃帝之子!?清華簡為我們打開歷史塵封的大門
漢文帝霸陵是怎麼被發現的?要從多年前的一起盜墓案說起
5000年前初入文明社會!黃河流域中華文明探源取得新突破
金面具、神壇、玉琮、絲綢……三星堆考古又新發現500多件文物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