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歷史的農業大國 中國新增4項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By 犇報編輯部 / 2020-12-11 12:45:57 /
中國經驗
摘要:

12月8日,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公布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大陸申報四項水利工程全部入選。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量已達到105項,遍布五大洲的16個國家。中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23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水利建設的國家之一,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12月8日,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舉辦線上會議,公布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大陸申報的四項水利工程全部入選,分別為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渭南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量已達到105項,遍布五大洲的16個國家。中國大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23項。

灌溉工程是各國發展農業的重要基礎建設,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歷史工程。據陸媒報導,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立於2014年,目標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的治水智慧,為當前世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

今年與中國的4項遺產同時列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伊朗、日本、韓國、南非的10個項目。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水利建設的國家之一,歷史上產生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幾乎涵蓋所有灌溉工程的類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是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此次中國入圍的四處灌溉工程,有何本事得以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陸媒新華社整理報導介紹如下。

天寶陂:拒鹹蓄淡,生態友好

xxx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天寶陂。(圖/新華社,6月9日攝)

天寶陂位於福建省福清市的龍江中段,因始建於唐代天寶年間而得名,距今1300多年。

天寶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拒鹹水蓄淡水工程,拒鹹蓄淡的建設概念在當時是重要的創新。它的修建使當地大片農田旱澇保收,是區域農業發展的轉捩點,為當地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重要貢獻

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高黎輝介紹,天寶陂在宋代維修時,首次使用了鐵水固基技術。天寶陂採用斜向佈置方式,壩體長度大約是河流寬度的3倍,泄流能力加大,上下游水位差減小,壩體承受的水流衝擊力也減小,極大地增強了抵禦洪水沖刷能力,並延長堰壩生命週期。

「這次修復在當時算得上是工程奇跡。同時,天寶陂使用卵石、條石、鐵等材料,就地取材,建設中注重環保。長壩軸佈置能增加泄流能力,具有對河流的生態友好性。」高黎輝說。

龍首渠:首創井渠法,促農業發展

xxx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圖/新華社,12月1日攝)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始建於漢武帝時期,距今2100多年歷史。

龍首渠是當地農耕文明高度發展、區域經濟繁榮昌盛的見證,如今它灌溉的農田達到74.3萬畝。修建龍首渠之始,就提出引高含沙量的洛河水來灌溉鹽鹼地,這種鹽鹼地的治理方式對改善土壤、提高糧食產量有良好作用,是農業發展的里程碑。

據中國水科院劉靜博士介紹,龍首渠管道工程在設計理念、施工技術、工程規模等方面領先於其時代。從龍首渠開始的引洛灌溉,採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設方式,同時注重運用淤鹵壓減的方式治理鹽鹼地,對區域生態有改善作用。

「採用豎井方式輔助暗渠開挖,開鑿3.5公里的地下隧洞,使豎井、暗渠、明渠完美結合並能自流行水。井渠法在其建築年代是一種創新,為其後隧洞施工與水利工程理論和手段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劉靜說。

三十六堰:連續築堰,因地制宜

xxx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白沙溪三十六堰。(圖/新華社,2019年3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始建於東漢,距今1900多年。

歷史上,三十六堰為金華農業發展、糧食增產做出重要貢獻,至今仍然維持良好運作,且具有先進的科技價值、悠久的歷史價值、巨大的效益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高黎輝表示,在同一條河流上修建36座堰,從最上游的沙畈堰到最下游的中濟堰橫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公尺,在工程規劃和建設規模等方面具有時代領先性。

「階梯-深潭是山區河流自然發育的地貌特徵,三十六堰的建設者發現這一特點,並加以科學利用。在每個深潭的下游修築堰壩,利用深潭對水流的消能作用,減小水流對堰壩的衝擊,同時在乾旱月份深潭能增加堰壩的蓄水量。」高黎輝說。

蔡豔表示,三十六堰的主材都是卵石、條石、鐵等,就地取材,既成本低廉,又發揮重要作用。以潭築堰的方式增加了溪潭的消能作用,穩定了白沙溪的河床,有利於白沙溪區域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有極高的生態重塑作用。

桑園圍:基圍水利,顯綜合效益

xxx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桑園圍。(圖/新華社,2019年10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桑園圍地跨佛山市南海、順德兩區,始建於北宋,至今有900多年歷史,屬河口三角洲的基圍或圍田灌排工程,包括堤防、灌排管道、水閘等。

桑園圍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是珠三角灌溉農業發展的里程碑,歷史上灌溉農田20多萬畝,現灌溉面積6.2萬畝,為農村繁榮提供了水利保障。桑園圍在長期建設運營過程中,對圍區的生產生活、民俗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桑園圍灌溉工程遺產保留鮮明的傳統文化。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張偉兵博士說,桑園圍所代表的區域「大包圍」式的防洪理念,在現代的城市或區域防洪實踐中得到推廣和發展。圍內桑基魚塘迴圈農業模式,對當代農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啟示和參考價值。

「桑園圍工程體系的規劃設計,充分體現了對防洪擋潮、灌溉、排澇等水環境矛盾的統籌協調,實現了對圍區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生產環境的改變、優化和維繫,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效應。」張偉兵說。

◎新華社北京訊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42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百年變局,中國更應不驕不躁地「進京趕考」
去爺爺的故鄉念大學 交了大陸朋友也放大了自己的世界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邁向實際應用還有多遠?
8848.86公尺!中尼共同宣佈「地球之巔」最新高度
中國實現「量子霸權」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