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下):沖繩「和平意識」的重量

By 張智琦 / 2023-05-26 12:02:59 /
美國
日本
東亞
反戰
和平
琉球
摘要:

沖繩人民曾在太平洋戰爭期間,遭遇殘酷無比的地面戰,沖繩民眾對戰爭戒慎恐懼,形成普遍的和平意識,與台灣當前「以備戰來止戰」的社會氣氛截然不同。本文透過與東亞近鄰處境的相對照,提供台灣民眾一個重新理解戰爭與備戰意義的視野,為尋求和平提供一個方向。本文原刊於苦勞網,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轉載全文,本文為下篇。

【犇報編按】


自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喊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後,兩岸的緊張情勢也造成日本民間憂心忡忡,尤其日本有70%的美軍基地集中在沖繩,當地居民長期反美軍基地,更對戰爭感到警惕。對此,包含沖繩在內的日本各地反戰和平運動人士,在2022年組成「不讓『台灣有事』發生·沖繩對話項目」,希望「不要讓台灣和沖繩成為戰場」,於今年4月邀請三位台灣民間人士參與第二次對話。此前兩岸犇報已轉載張鈞凱於聯合報發表的〈莫讓戰爭成台灣的國際代名詞〉一文,本文為張智琦參與此次論壇後,在苦勞網分享〈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上下兩篇文章。張智琦在本文介紹沖繩人民曾在太平洋戰爭期間,遭遇殘酷無比的地面戰,甚至被迫「集體自盡」,沖繩戰後從戰場變成美軍基地駐點,讓沖繩民眾對戰爭戒慎恐懼,形成普遍的和平意識,與台灣當前「以備戰來止戰」的社會氣氛截然不同。本文透過與東亞近鄰處境的相對照,提供台灣民眾一個重新理解戰爭與備戰意義的視野,為尋求和平提供一個方向。本文原刊於苦勞網並分為上下兩篇,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轉載全文,本文為下篇。

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上):沖繩反基地運動
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下):沖繩「和平意識」的重量

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下):沖繩「和平意識」的重量


◎作者|張智琦(苦勞網特約撰稿人)

沖繩和台灣,不論是在歷史或現實上都有許多相似的可比性,例如在 19 世紀末相繼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而在戰後則同樣被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而今日沖繩的美軍基地,以及台灣與美國合作的軍事部署,也都充當了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樞紐。一旦台海爆發戰事,沖繩也難以不被捲入其中,可以說兩者形同是「命運共同體」。這也是沖繩民間當下這麼關切台海局勢的原因。

不過,此行最讓我特別有感觸的,其實是沖繩和台灣的不同。今天的台灣,由於中美新冷戰和兩岸關係的緊張,「備戰」儼然成為了某種熱門話題,從政治人物、軍事專家到網紅名嘴都各自從不同角度鼓吹、強化「備戰」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但是我在沖繩,感受到的卻是截然相異的光景。沖繩因為龐大的美軍基地的存在,其實更能感受到揮之不去的備戰氛圍,還有一種無時無刻不在的戰爭陰影下的壓迫感和威脅感。但不僅僅是美軍基地遍布的現實構成了這種「戰爭迫近」的壓力,過去沖繩戰的慘痛經驗,也像一個巨大的幽靈一樣糾纏著這座島嶼,使得沖繩人對於戰爭總是那樣戒慎恐懼、戰戰兢兢。

而與這樣的緊張感相對立而生的,是沖繩民眾普遍的和平意識。這樣的「和平意識」,和台灣一些人在談的某種虛無縹緲的「和平」主張又有明顯的不同。簡單來說,我感受到的,是一種重量感十足的和平,這樣的重量,來自於過去戰爭的不可承受之重;沖繩人就像是背負著戰爭的沉痛教訓一樣,一肩扛起和平的理念,然後身體力行地去踐行和平的教育,這也就是我所遇到的森根先生、長嶺女士、照屋先生和浦島女士日復一日在做的事。

xxx第二次「不讓『台灣有事』發生,沖繩台灣對話項目」論壇 4 月 29 日在《琉球新報》大樓演講廳舉行。圖源:苦勞網,翻攝現場紀錄

沖繩人的和平意識既來自於對沖繩戰的歷史反思,也來自於美軍基地遍布的日常警惕。而就在這樣的和平意識之上,沖繩民間長出了強韌的反戰、反美和反基地運動。而這似乎是今日的台灣所欠缺、卻值得參考的東西。

在太平洋戰爭時期,儘管台灣同樣受到日本的戰爭動員,但是並沒有經歷像沖繩那樣殘酷無比的地面戰,或許也就因為這樣,整個社會缺乏像沖繩那樣對戰爭的深惡痛絕,乃至於對軍事化、備戰化的戒慎恐懼。

小松先生在論壇上提出的一句話,令我特別印象深刻。他說,沖繩戰給沖繩人民最大的教訓,就是「軍隊無法保護居民」。他會這樣說,大概是因為當時的日軍放棄沖繩的居民率先逃跑、把居民趕出山洞逼迫他們去找食物、下令要求居民集體自盡、甚至恣意殺害他們認定為是「間諜」的居民等等作為。

我們似乎很容易把戰爭想像成是兩軍對戰的場面,又或者是「侵略者」與「抵抗者」的神聖對決,其實真實的戰爭哪是這樣子呢?沖繩曾經被日本當成棄子犧牲過,如今他們不願意再度被捲入戰場、再一次被犧牲了。那台灣呢?

xxxChibichiri-gama 山洞入口的紙花和「和平宣言」。圖源:苦勞網,張智琦 攝

台沖對話的可能


在這場沖繩台灣對話論壇上,沖繩方的意向其實很明顯,就是希望「避免戰爭」、「不要讓沖繩和台灣淪為戰場」,因此認為各方的「對話」至關重要。兩位沖繩方的代表小松寬和宮良麻奈美也提出了各自的主張和訴求。

小松先生在論壇上說,「對話不是示弱,而是勇氣的表現;動武不是勇氣,而是軟弱的表現。」為了避免沖繩和台灣成為戰場,希望可以提出呼籲各方自制、避免軍備競賽的共同聲明。

來自石垣島的社會運動者宮良小姐,則指出三月時日本政府以「防止台灣有事」為由,派自衛隊進駐石垣島,但她批評「台灣有事」論述是日本右派的宣傳,這樣的軍事擴張不利於當地居民的安全,因此準備比照過去在沖繩發起的縣民公投,也要發起一個石垣島是否支持自衛隊進駐的居民公投。

這些提案和訴求,在「備戰」氛圍彌漫的台灣,恐怕會被當成難以理解的天真想法吧?不過,這確實就是沖繩人從過去戰爭的「血的教訓」所換來的和平主義思想。他們的一字一句,都在呼喊著戰爭的代價,以及和平的可貴。

當我們真的跨出台灣,看見東亞近鄰的處境,特別是與我們的未來休戚與共的沖繩,那麼不論我們是否同意,沖繩都已經為我們在「不得不備戰」的選項外,提供了一條堅定尋求和平的道路。

xxx小松先生向我們展示兩份《琉球新報》。圖源:苦勞網,張智琦 攝

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上):沖繩反基地運動
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下):沖繩「和平意識」的重量

◎作者|張智琦(苦勞網特約撰稿人)
◎本文原發表於苦勞網,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

【您可能有興趣】
張鈞凱|莫讓戰爭成台灣的國際代名詞
日本把中國定位為「迄今最大戰略挑戰」,到底誰才危險?
「亞洲共同行動」發國際聲明 反對拜登訪韓日升高東亞緊張情勢
駐韓美軍黑歷史再曝光:韓國女性被「獻給」美國大兵
孫歌:透過安倍被刺,看到水面下的真實日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