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琦

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下):沖繩「和平意識」的重量

10 月前 / 0 comments

沖繩人民曾在太平洋戰爭期間,遭遇殘酷無比的地面戰,沖繩民眾對戰爭戒慎恐懼,形成普遍的和平意識,與台灣當前「以備戰來止戰」的社會氣氛截然不同。本文透過與東亞近鄰處境的相對照,提供台灣民眾一個重新理解戰爭與備戰意義的視野,為尋求和平提供一個方向。本文原刊於苦勞網,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轉載全文,本文為下篇。

避免戰爭!沖繩台灣對話(上):沖繩反基地運動

10 月前 / 0 comments

沖繩人民曾在太平洋戰爭期間,遭遇殘酷無比的地面戰,沖繩民眾對戰爭戒慎恐懼,形成普遍的和平意識,與台灣當前「以備戰來止戰」的社會氣氛截然不同。本文透過與東亞近鄰處境的相對照,提供台灣民眾一個重新理解戰爭與備戰意義的視野,為尋求和平提供一個方向。本文原刊於苦勞網,兩岸犇報經作者授權轉載全文,本文為上篇。

張智琦|《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

2 年前 / 0 comments

距今七十多年前,1949年3月的台北街頭,曾有一群郵局和電信局工人為了爭取和外省籍員工「同工同酬」的待遇。然而,這群台灣戰後工人運動的先鋒,在白色恐怖年代的風聲鶴唳中,無一倖免成了威權統治下的政治犯。這個案件,就是1950年爆發的「台灣省工委郵電總支部案」。

台灣轉型正義的未竟之處:白色恐怖政治犯的《紅色青春》

2 年前 / 0 comments

時至今日,白色恐怖案件的補償已在2014年告終,2018年成立的促轉會,則透過「撤銷有罪判決」的方式,為包括中共地下黨員在內的數千名白恐受難者平反。當官方積極回復受難者名譽的同時,是否也正視這些受難者的思想脈絡了呢?即使已經民主化了,還是存在著將不同主張和思想的人們定義為「匪」的污名眼光,那麼「我們的思想真的自由了嗎?」

刑法外患罪擴張 打了轉型正義一巴掌

4 年前 / 0 comments

【苦勞評論】 民進黨高官或許可以一邊使用「保密防諜」這類戒嚴時代的語言,一邊高唱民主自由,而絲毫不覺得矛盾,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刑法》外患罪的擴張,絕不像民進黨所說的,是民主的一大進步,相反的,是民主自由的大倒退!此次修法的效應影響的絕非只是「共諜」而已,更有侵害和箝制人民的言論思想自由之虞。 經歷過白色恐怖年代,執政者更應對國安權力的運用戒慎恐懼,也應對過去國民黨強制灌輸人民的反共意識形態有所反省,否則無論用多麼冠冕堂皇的話語包裝,都沒辦法掩飾自己和長年反對的兩蔣威權統治,其實相差無幾。

  • 1
第 1 頁,共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