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專訪推動長江「十年禁漁」的科學家:曹文宣
「中國作出長江『十年禁漁』的決定是下了很大決心的。」曹文宣坦言,曾經還有漁民給他寫過聯名信,直言「十年禁漁」將斷了他們的生路。曹文宣見證長江幾十年來的變化。他受訪時表示:「20世紀60年代,我在江西湖口調研,經常能看到上百斤的青魚,現在都看不到了。2000年以後,白鱀豚、白鱘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相繼功能性滅絕,讓人心痛。」
華盛頓發生暴亂!國會大廈被「拆」,有人遭槍擊身亡!
川普支持者強闖國會大廈,正在舉行的眾議院會議被迫緊急終止撤離。支持者們肆意走進大廈內部,破壞了建築設施,並同員警爆發激烈衝突。報導稱,一女子在混亂中遭到槍擊死亡。華盛頓市長緊急宣佈6時開始宵禁,國民警衛隊也大批出動趕往華盛頓。
2020年台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上台伊始就企圖弱化與大陸經濟聯繫,今年更藉疫情阻撓兩岸人員往來、限縮交流合作。但大陸方面和台方的統計均顯示,一年來兩岸貿易額不降反增,經貿聯繫更加密切。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公尺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2020年1月11日正式開放運行。在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之初,即確立了「中國天眼」將按國際慣例逐步開放的原則,並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全民免費!大陸新冠疫苗將上市 接種優先包括在陸台胞
大陸自主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獲當局批准附條件上市,保護效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未來將為全民免費提供。國台辦也在30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應詢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優先考慮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包括在大陸的台灣民眾。
中歐攜手將經濟全球化推往共榮發展
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合作將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重要貢獻。歷時7年、35輪談判,中歐以實際行動共同向世界釋放清晰有力的信號,推動歷史朝向世界共榮的正確發展。中歐投資協定帶來的市場機會、發展機會,將惠及中歐雙方企業乃至全球企業。
兩岸青年雲上交流 相約2021年再相會
「陽光海峽─兩岸快樂小天使活動營」13年來已經成為兩岸少年之間不變的約定,搭起了兩岸的友誼之橋,最初的少年都成了青年,跨越海峽、心手相連的初心還始終如一。這份溫暖,這份執著,在2020年薪火相傳,讓這趟獨特的雲上交流之旅,在兩岸少年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記,並相約2021年再相會!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二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進入前10行列。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萬9867篇,占世界份額的31.4%,排在世界第2位。排在首位的美國發表論文6萬2717篇,占32.9%。
2020年激蕩的世界風雲:十大國際重要軍事新聞
2020年即將過去,伴隨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國際軍事形勢複雜動盪。新華社梳理十大重大國際軍事新聞,呈現2020年激蕩的世界風雲。
未來北京通台高鐵又邁進一步 大陸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正式通車
12月30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公路橋正式通車,公路、鐵路全部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大陸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福建平潭是兩岸最近的地方,距新竹只有68海哩,平潭跨海大橋也是未來北京至台灣的高鐵預計修建的前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