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BBC 拍「重返湖北」標錯位置 陸媒揶揄真的有去湖北嗎?
「以前說BBC新聞可能只有時間和地點是真的,現在連這個也不能保證了。」BBC News中文版官方推特發佈了一則新的紀錄短片,名為《重返湖北》,宣稱要記錄一年後湖北街頭的景象。但在視頻開頭,他們甚至不知道湖北位於中國的哪個位置。不過,BBC沒有拍到想像中的「鬼城」,湖北人民對於抗疫成果的滿意,倒是被記錄了下來。
來中國八年 這位美國人很多想法都變了
柏軍然是位以「體驗中美文化」為主題的大陸網紅,他在2012年來到中國並待了8年,扭轉許多他以前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他於2020年回到美國後,拍攝一集影片,介紹他原本誤會中國的一些地方,比如中國人都吃狗肉、中國人都騎腳踏車、中國人都會功夫、中國的發展速度...等等。柏軍然希望透過他的介紹,能讓中美兩國的人民扭轉彼此的錯誤認識。
京哈高鐵全線貫通 北京至瀋陽最快只要2小時44分
京哈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哈高鐵全線通車,中國高鐵縱向主軸南北貫通,有助於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人員以及要素資源跨區域長距離高速流動。北京至瀋陽、哈爾濱,開車分別要7小時多、12小時半左右,如今若搭乘高鐵,最快只要2小時44分、4小時52分。
資本主義垂而不死、腐而不朽?難道馬克思、列寧都失算了?
列寧有個重要論述,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有個特點叫做垂死的腐朽的。但全世界在二戰結束進入黃金年代以後,馬上發現一個問題:資本主義不僅垂而不死、腐而不朽,還進入一個空前絕後的發展階段。怎麼會這樣呢?這意味著人類對自身歷史發展過程的理解,要到一個發展的成熟階段的晚期,才能形成真正的理解。所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也是這樣。
新疆卓爾庫特古城確認為漢晉時期一處高等城址遺跡
卓爾庫特古城樣本測年結果顯示該古城始建於戰國晚期,沿用至魏晉時期廢棄,主體使用年代為兩漢時期。與此同時,考古專家根據古城整體規模、高台城址的建築體量、建築用材以及出土器物,確認卓爾庫特古城應為漢晉時期塔里木盆地北沿一處最高等級的中心城址。
里程碑!中國經濟總量躍上一百兆元
中國經濟迎來重要里程碑。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百01萬5千986億元,首次突破100兆元大關。中國從1952年的679億元到如今超百兆元規模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堪稱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犇報專題】全球新冠疫苗掃描
疫苗研發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但在全球科學界共同努力下,2020年年底前已有新冠疫苗獲批使用。《科學》雜誌評價說,凝聚起來的強大力量推動新冠疫苗在短時間內從無到有。科研人員從未針對「同一個敵人」如此快速地開發出如此多的實驗性疫苗,從未有如此多的競爭者如此開放、頻繁地合作。
【犇報專題】全球探月競爭時代來臨
中國探月計劃引來全球關注,人們在再度聚焦中國航太發展的同時,也聯想到全球多國當下紛紛展開的一攬子探月專案。在中國嫦娥系列飛船探月不斷取得進展的同時,美、歐、俄、日、印、以等月球計劃也在以各自不同的步伐展開。那麼除中國航太計劃之外,國際其他六大探月專案的進展情況如何?請看犇報專題介紹。
在陸台人可免費申請接種新冠疫苗
截至1月9日,中國大陸已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900多萬劑次。疫苗接種完全在自願申請、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進行,身在大陸的台灣民眾對是否接種疫苗有選擇權。目前廣西、廈門等地部分台人已接種疫苗,不需個人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