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 兩岸影視
劉慈欣:中國的飛速發展,讓我們可以欣賞科幻
目前國內正在不斷升溫的「科幻熱」,土壤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劉慈欣表示,中國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深刻推動著影片的突破和跨越,這是科幻文學、科幻電影存在和發展的土壤。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在人民日報撰文:以豐富細節夯實藝術想像
這些年,我一直在拍科幻電影,真實感受到國家的發展進步為科幻文藝崛起提供了強大支撐。真實世界跟影像世界是有必然聯繫的,強盛的國家才能托舉起強大的科幻產業,這是已經被文藝史、電影史證明了的。
怒江大峽谷裡的露天電影院 輪胎店老闆想用電影的光照亮更多人
今年45歲的楊明金是一家輪胎店店主,也是一名公益電影放映員。24年間,他帶著放映機,走進大峽谷的村村寨寨,為雲南怒江州瀘水市50多萬人次放映4500多場免費電影,在大峽谷裡點亮電影之光。
繼「關羽」後,「張飛」也過世了
1994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張飛的扮演者李靖飛,24日晚因病醫治無效離開人世,享年65歲。此前,關羽的扮演者陸樹銘於11月1日亦因病去世,享年66歲。在一個月內,「關羽」陸樹銘、「張飛」李靖飛相繼撒手人寰。
《少年吔,安啦》《戀戀風塵》《童年往事》在大陸杭州兩岸影展放映
11月11日晚,第三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兩岸影視文化專場在杭州橙天嘉禾影城來福士廣場店拉開帷幕,本次影展展出《少年吔,安啦》《戀戀風塵》《童年往事》3部台灣電影和《春江水暖》等5部大陸電影。活動旨在為兩地電影人和觀眾搭建一個優秀電影作品觀摩和交流的平台。
李立群上海居家隔離,意外在抖音上爆紅的那些事
李立群一條有176萬點贊的抖音。他站在陽台上,對著鏡頭發牢騷:「哎喲居委會也不幫忙買煙,沒事兒幹,在家掃地唄,掃完地擦擦玻璃,擦完玻璃看看書……你看這花,第一次澆水blabla,第二次澆水blabla。」人們為什麼愛看他? 大概原因有二。一是,老李視頻裡,我們還能看到此刻上海相對真實的模樣。二是比起離得越來越遠的話筒。 老李沒有目的的「無聊」,反而是一道更讓人安心的情緒出口。
共度疫情!兩岸群星合唱《明天會更好》,夏玲玲、劉雪華久違露面
知名主持人曹啟泰,日前在社交平台發佈2022版的《明天會更好》MV,邀請海峽兩岸47位群星合唱。影片中有不少久未公開露面的藝人,包括劉雪華、夏玲玲、辛曉琪、游鴻明等,其中李建復更是出現在1985年的舊版與2022年的新版本中。
好萊塢電影《月球隕落》裡的中國元素
早在今年2月初於台灣新春檔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月球隕落》,於3月25日在中國大陸首映,在新冠疫情波及中國多地的情況下,獲得上映10天票房破億的佳績。電影中多次出現的中國元素成功引起大陸觀眾們的注意。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好萊塢大片裡的中國元素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我的祖國》何以成為大陸最具影響力的歌曲?
《我的祖國》多次成為兩岸三地之間熱論的話題歌曲,2019年更是大陸眾多網友評論為一聽就熱淚盈眶的最具影響力的歌曲。但許多台灣民眾對《我的祖國》相對陌生,為何《我的祖國》如此具影響力,成為一代人的回憶?對此,犇報編輯轉載《新華每日電訊》2019年介紹《我的祖國》一歌的背景文章,供犇報讀者參考。
去浪漫化的《八佰》 現實遠比幻想更能打動人心
中國的影視劇需要「硬現實主義」,只有「硬現實主義」才能啟發現實。尤其是在當下外部壓力再度增強的形勢下,更加不需要那些假浪漫的輕浮。我聽說《八佰》的主創盡可能找到所有健在的當事人和後人來核驗事實,是有向現實主義靠攏的這份心的,憑這一點,我認為值回票價。實際上,淞滬會戰時普通民眾的表現,真實的記述就已經足夠可歌可泣,還是那句話,現實永遠最能打動人心。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