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 潮間帶

漢服為什麼這麼火?來去漢服復興地西塘古鎮找答案

3 年前 / 0

漢服穿著並不簡單,行動並不便捷,是怎麼流行起來並能持續火爆,在年輕人群體中引領風騷呢?中國短視頻工作室「當下頻道」為探究漢服流行的原因,前往舉辦漢服文化周的浙江省嘉善縣西塘古鎮,尋找答案。

復興而非復古 漢服成為大陸年輕人的潮流風尚

3 年前 / 0

「穿上漢服只是年輕人了解背後文化的起點。」漢服在今日中國大陸街頭已經非常常見,年輕人中的漢服復興並非衣著復古,而是他們對文化傳承的嘗試,漢服是年輕人可認同的「文化外在表達」。

絕美!端午水下洛神飛天舞|犇報看影音

3 年前 / 0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遊的開場舞《祈》裡,舞蹈演員化身洛神上演水下飛天舞!剛勁有力,娉婷嫋娜,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讓人如癡如醉!女演員為了完成這段舞蹈,硬是50秒換一次氣,在水下泡26個小時拍出的水下飛天,之後還進行過二次補拍。這樣的實力、能力和敬業態度,才讓這個節目如此震撼!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起始於中國南方慶祝神龍升天而設,歷史不可考,應超過3000年。後來在同一天,士大夫屈原投河殉國(已經有2500年歷史),頌揚愛國主義精神。兩個文化因素結合成為後世的端午節的主要元素。《祈》融合敦煌仙女和洛水女神元素,而洛水女神和屈原有浪漫緣分。

「去吧,成為張無忌!」研究金庸的院長畢業致詞爆紅!

3 年前 / 0

【犇報編按】近來,畢業季即將到來,大陸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院長劉復生的畢業致詞在網上爆紅。劉復生主要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在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選擇金庸的武俠作品作為致辭主題有其考量,他認為金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通俗作家。他在致詞中寄語同學:「在人間眾生的關聯之中,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和世界。」希望同學畢業出社會後能「理解社會,改變世界」。此篇致詞文章發布於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碩士點為專業研討所開設的微信公眾號「文藝批評」上。犇報特轉載分享,供台灣讀者共享趣文。

阿根廷網紅奔波中國400公里,只為吃正宗黃山臭鱖魚

3 年前 / 0

來自阿根廷在大陸發展的網紅夏波波,立下目標要在40歲前吃遍中國美食,受新冠疫情影響將目標延到41歲。日前,夏波波上傳分享一部影片,他從上海坐高鐵一路奔波400公里到安徽黃山市,挑戰他不喜歡的中國菜:臭鱖魚。影片結尾他還表示黃山只是第一站,接著他要去江西、之後是海南。到各地尋找美食的背後,無形中體現大陸交通的發達與便利,而這樣的交通建設發展,如今已不再是網紅們拍攝影片會驚嘆的事了。

中國運動精神的變化:從愛國的集體精神到健身練身體

4 年前 / 0

上世紀70年代的「乒乓外交」,80年代中國女排五連冠,以及中國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星光閃爍的體壇記憶貫穿孟春英的青春時代,而由此激蕩的愛國精神、拼搏精神、集體主義精神等成為一代中國人心靈世界的底色。近幾年來,健身開始在中國走紅,有人在健身房訂制屬於自己的好身材,中國的健身時代,映照出個人與時代的緊密關係。

古代從長安走到敦煌要花多久時間?

4 年前 / 0

絲綢之路東段,即從長安到敦煌,在選擇不同的行走路線、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面對不同的社會環境、肩負不同的出使使命的情況下,究竟需要多長時間?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張德芳,根據古文典籍,總結出四個答案,包括交通工具、行走路徑、僧人取經弘法、民間商團各自的交通時程。

元宵節,來碗月亮冷知識

4 年前 / 0

26日迎來元宵佳節。大家享團圓、吃元宵,別忘了欣賞農曆辛丑牛年第一輪滿月。據新華社採訪大陸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專家整理出一份月亮「冷知識」集錦,讓您在品嘗元宵的同時一併享用這份「超大碗」月亮百科。

農曆就是陰歷嗎?聽大陸網紅李永樂老師講中國歷法|犇報看影音

4 年前 / 0

每逢過年,新年快樂的英文是「Happy Chinese New Year」還是「happy lunar new year」都回浮上檯面成為爭議。對此大陸知名網紅李永樂老師曾拍影片講解過農曆跟陰曆的差別。並指出中國農歷俗稱陰歷,但實際上是陰陽合歷,真正的陰曆是依據月球圍繞地球的運動來定日期。因此,使用「lunar」並沒那麼準確。中國農歷俗稱陰歷,但實際上是陰陽合歷,真正的陰曆是依據月球圍繞地球的運動來定日期,陽歷則是依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位置的不同確定日期。

人生課題 閩台合作劇碼《12.3坪》福州上演

4 年前 / 0

《12.3坪》編劇、台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紀蔚然,因為疫情無法前來福州觀看首演。這是他繼去年自己與福建人藝合作推出「家庭倫理三部曲」之一《盛宴》之後,今年又合作推出三部曲之二《12.3坪》。

第 5 頁,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