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 北緯三十九度半
【2020美國防疫面孔系列】里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
布萊特是免疫學和病毒學博士,2016年出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2020年註定是布萊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布萊特因指責美國政府高層蓄意淡化疫情威脅、不願推廣白宮推崇的新冠治療藥物,他4月遭報復性解職。布萊特的落寞轉身,讓美式民主標榜的科學與法治「濾鏡」碎落一地。
變異新冠病毒是「升級版」嗎?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世衛組織多名專家21日表示,儘管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已出現數次基因突變,但包括英國近期出現的變異病毒在內,目前已知的變異對新冠藥物、療法、檢測手段及疫苗均未造成重大影響。
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 美國報告日增確診病例超40萬
耶誕節臨近,英國部分地區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英國政府正在調查這一狀況是否與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0日17時34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80萬8千224例,達到7千5百11萬651例;死亡病例增加1萬312例,達到1百68萬395例。
【2020美國防疫面孔系列】安東尼·福奇:美國政治泥沼中的「抗疫隊長」
在美國公眾眼中,福奇是政府防疫「權威發言人」,是他們瞭解準確衛生資訊最值得信賴的管道之一。《洛杉磯時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福奇是大眾需要的說出疫情真相之人。然而,當「大疫」遭遇「大選」,這位耄耋老人的專業建議遭遇打壓、政治操弄甚至威脅,令一些罔顧科學、漠視生命的抗疫怪像無處遁形。面對說出真相的福奇,他們頻頻打壓、抹黑甚至將他邊緣化。
美國近164萬兒童感染新冠肺炎
美國兒科學會和兒童醫院協會聯合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已有近164萬名兒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在截至12月10日的一周內新增兒童確診病例近18萬例,創疫情暴發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美國累計報告1639728例兒童確診病例,占新冠病例總數的12.2%,每10萬名兒童中有2179人感染。
美國日增死亡病例超3400例 新冠疫情核心指標頻創新高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0日公佈最新疫情數據,指出9日全美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23萬例,達231396例,新增死亡病例達3411例,兩項指標均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新高。美疾控中心表示,美國的實際感染人數很可能遠高於報告的數據,根據血清陽性率和預測模型的估計,實際感染數可能比報告的病例數高出2至7倍。
【犇報專題】RCEP與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歷經8年談判後,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於宣告誕生。東亞地區,覆蓋東盟、中日韓等經濟體,擁有22億人口。RCEP照顧到不同國家國情,給予最不發達國家特殊與差別待遇,可以說最大限度兼顧了各方訴求。分析人士表示,這將促進本地區的包容均衡發展,使各方都能充分共用RCEP成果。
撕裂的社會 混亂的美國
在政治極化、政策民粹化以及政客的刻意煽動下,美國社會的撕裂有愈演愈烈之勢,種族、階層對立情緒嚴重。法國《快報》週刊網站說:「美國目前的氛圍就像一個火藥桶。」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日前撰文指出,美國現有的體系存在嚴重缺陷,所有人都承認這一點,卻無法對改革達成共識,今天的美國陷入了堪稱「一國兩民」的境地。
智能製造在新冠疫情「危中尋機」
疫情給全球生活生產方式帶來新挑戰,對製造業衝擊尤其大。不過,疫情作為「催化劑」,也進一步激發了生產線均由機器人操作、可實現關燈狀態下的全自動化作業的「熄燈工廠」、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製造轉型需求。全球製造業通過加速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危中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