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全球變暖迫使海洋生物「逃離」赤道

4 年前 / 0

全球變暖正迫使海洋生物「逃離」赤道地區,改變地理分佈,向兩極方向遷移。赤道附近的海洋生物物種數量減少,而亞熱帶的物種數量卻有所增加。這些物種包括生活在海底及海水中上層開闊水域的魚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

福島核電廢水排大海 日本漁民怒:「安全的話,往東京灣排啊!」

4 年前 / 0

如何處理棘手的核廢水,日本政府經過近7年探討,於去年10月決定排放入海。但是,在國內外的強烈反對聲中,政府當月放棄敲定處置方針。沒想到,僅僅時隔半年,這項計劃又提上日程,而且幾乎「板上釘釘」。日本東北的漁民憤怒,發出質問:「要(核廢水)真這麼安全的話,那運到東京灣排啊。」

那些「關心」新疆的人,葫蘆裡賣什麼藥?

4 年前 / 0

炮製所謂「種族滅絕」「強迫勞動」和「宗教壓迫」之類聳人聽聞的謊言,是西方反華勢力打「新疆牌」時的慣用手段。儘管這些謊言製造者企圖把謊言說上千萬遍,取代真相。但是,謊言重複一千遍仍是謊言,國際社會有識之士對此看得清清楚楚。

【海外通訊】中美高層對話: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4 年前 / 0

3月19日,「兩個辛丑年的對比圖」刷屏。一邊是1901年在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字儀式上,滿臉屈辱的清政府代表;一邊是2021年對美方傲慢施壓,中方代表底氣十足的反擊。網友想起了毛澤東1954年寫的《浪淘沙。北戴河》詞的最後那句「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蒙古國官員:氣候變化和荒漠化是蒙古國沙塵暴「元兇」

4 年前 / 0

蒙古國是世界上仍保留遊牧傳統的國家之一,其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大風、沙塵暴和暴風雪天氣頻繁。今年3月中旬,大風和沙塵暴襲擊該國全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蒙古國自然環境和旅遊部氣候變化司司長恩赫巴時特表示,蒙古國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尤其是沙塵暴的發生率正呈上升之勢。

二戰後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 「歐元之父」孟岱爾逝世

4 年前 / 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羅伯特·孟岱爾4日清晨在位於義大利中部錫耶納地區的家中悄然離世,享年88歲。孟岱爾一直主張,人民幣應該同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中佔有一席之地。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人民幣在世界經貿體系中的地位將不斷上升。

全球汽車晶片短缺影響有多大

4 年前 / 0

晶片短缺給全球汽車行業帶來較大損失,並引發主要經濟體對半導體供應鏈的擔憂。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的汽車晶片短缺局面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緩解,但全球半導體產能擴張跟不上需求增長步伐,一定程度的晶片短缺或將成為新常態,今後數年主要經濟體圍繞半導體產業的博弈將加劇。

美國用彌天大謊干預他國內政的黑歷史

4 年前 / 0

回放美西方「黑歷史」,一個個謊言釀成的種種禍端歷歷在目,戰火動亂中,多少生靈塗炭,多少人流離失所。而謊言下的那些事實真相,終將水落石出,撒謊者的拙劣表演必將為人所不齒。

名為仇恨的「病毒」正在吞噬美國……

4 年前 / 0

美國人在潛意識裡更傾向於區分「我們」和「他們」、「本土」和「外來者」,以強化自己所屬群體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而政客們恰好利用了這一點,頻頻甩鍋、污名化亞裔,煽動民眾排外情緒。一直以來,美國都在向世界輸出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權等價值觀,並常常以此為口實,干涉他國內政。但實際上,美國的民主只是少數人享有的權利,數百萬人民因膚色而被區別對待。

BBC做假新聞的記者跑來台灣了!

4 年前 / 0

縱觀過往,沙磊無論是在報導中國新冠疫情,還是在新疆問題上的新聞操守都成疑。近期,還有部分新疆群眾打算起訴BBC,因此沙磊此次離開北京的時機,也頗耐人尋味。

第 60 頁,共 9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