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

歐洲經濟遭遇「歷史性衰退」前景黯淡

4 年前 / 0

負責經濟事務的歐委會委員保羅·真蒂洛尼說:「歐盟已經進入歷史上最嚴重經濟衰退。」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拉加德也表示:「歐元區面臨的經濟萎縮,不管是在程度上還是在速度上,都是在和平時期前所未有的。」除疫情發展態勢外,其他諸多不確定因素也將影響歐洲經濟前景。歐委會擔心,歐盟缺乏共同復甦戰略,當前危機可能導致歐盟「單一市場」內部嚴重扭曲,並導致歐元區成員國之間的經濟、金融和社會分歧加劇。

衝擊,難題,啟示:新冠疫情構成「國際突發公衛事件」宣佈百日之際

4 年前 / 0

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宣佈,新冠病毒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出該組織最高級別警報。當時,很多人不會想到,這場疫情可能成為百年來人類遭遇的最嚴重公共衛生危機。報警百日,疫情造成全球近36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24萬多人不幸離世。世界多國衛生系統面臨不能承受之重,經濟遭嚴重衝擊,人際交流被阻隔,社會治理遇危機……百日曆程中,世界發生了未曾預料的變化;解局中,人們也獲得多種啟發。世人日益明白,面對共同之敵,人類是一個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內鬥生危,團結則勝。

《板門店宣言》兩周年:韓半島迎來「變數」

4 年前 / 0

在南北韓領導人舉行板門店會晤並簽署《板門店宣言》兩周年之際,南韓總統文在寅表示,《板門店宣言》開啟了半島「不可逆轉的和平之門」,但過去兩年時間證明了和平不會一蹴而就。自「金川會」去年2月河內會晤無果而終後,南韓和美國在半島無核化談判陷入僵局。分析人士認為,圍繞半島局勢出現了三大「變數」,加上有關各方政治解決半島核問題的意願沒有改變,半島和平進程仍有可期。

川普政府「斷供」世衛惹眾怒

4 年前 / 0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4月27日針對川普政府暫停繳納世界衛生組織會費啟動調查。這一調查是在川普政府「斷供」世衛組織引發輿論廣泛批評的背景下啟動的。這些批評指出,川普政府的「斷供」舉動不利於全球合作抗擊新冠疫情,目的是掩蓋自身應對疫情的失誤,轉移外界對其防疫不力的指責。

英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去年年底可能已全球傳播

4 年前 / 0

倫敦大學學院6日發佈的一項研究說,科學家對新冠病毒的遺傳多樣性分析顯示,這種病毒在2019年年底可能已在全球廣泛傳播。據倫敦大學學院介紹,這項研究成果不但為瞭解疫情早期階段病毒傳播的狀況提供了線索,同時也為尋找有效的疫苗和藥物提供了新思路。

辨析世界經濟五大疑問

4 年前 / 0

美股10天內4次熔斷,前所未見!美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負值,前所未見!繁忙航空樞紐變成「停機場」,前所未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速凍」全球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峻局面已在眼前。「這或是一場深度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發出警告。世界經濟能否很快復甦?全球化、供應鏈將會怎樣演變?全球抗疫是否催生機遇?這些重大問題,關乎人類福祉,關乎世界未來。

一場「瘟疫」戳破「美國不可替代論」

4 年前 / 0

美國成為全球新冠病毒確診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川普政府為了轉移美國民眾對他應對疫情不力的視線,先後歸咎於中國、歐洲和世衛組織。正如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對川普的批評,即「一個軟弱的人、一個糟糕的領導人,不承擔任何責任。一個軟弱的人只會責備別人。」一個領導人如此,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美國自稱在全球的最優越地位日漸顯得越來越不能令人信服。川普應對這次疫情的一切,無疑是使美國在世界舞台上加速退位的又一步。

【犇報專題】世衛組織與國際防疫:肺炎疫情肆虐,世衛組織做了什麼?

4 年前 / 0

【編按】世衛組織在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上,一方面受到亞洲各國、歐盟、非盟的認同,另一方面卻被美國總統川普批評得一無是處,甚至停止繳納世衛會費。而隨著川普起舞的台灣政府與網路鄉民,也在網路上不斷以「防疫不力」、「親中」等名義攻擊世衛秘書長譚德賽,甚至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嗆聲」世界衛生組織。面對全球疫情蔓延,本報為讀者撥開層層口水謾罵,一探世衛組織的具體防疫工作部署。

百位非洲著名知識份子就疫情危機發表公開信:重新思考非洲命運

4 年前 / 0

4月17日,非洲百位知識份子共同簽署《行動時刻:就COVID-19危機致非洲領導人的公開信》,敦促非洲領導人共同應對危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疫情雖未由非洲所引發,非洲卻可能承受最嚴重的後果。只有非洲取得抗疫鬥爭的勝利,才能徹底結束全球疫情。」犇報特在此轉載微信公眾號「新京報書評週刊」的〈百位非洲著名知識份子就疫情危機發表公開信:重新思考非洲命運〉一文,分享給犇報讀者。

世衛統計全球病例逾224萬 德官員稱「群體免疫」不適用

4 年前 / 0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台北時間19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到2,241,359例;死亡病例達到152,551例。德國總理府部長布勞恩19日表示,「群體免疫」不是適合德國應對疫情的策略。他解釋說,若要在18個月內讓一半以上德國人口免疫,每天需有7.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德國醫療系統將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因此目前聯邦政府採取的措施是避免感染,直到人們可以通過疫苗獲得免疫。

第 73 頁,共 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