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全球首例!中國成功複製「世界屋脊」瀕危牛種
世界屋脊的瀕危牛種——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近日在重慶雲陽成功克隆(Cloning,台灣又翻「複製」)。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雪域高原瀕危牛種,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次誕生克隆牛。
世界首台!中國AIMS望遠鏡突破太陽磁場測量難題
中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開發的AIMS望遠鏡,成為世界上首台中紅外太陽磁場觀測系統,成功實現了太陽磁場從「間接測量」到「直接測量」的跨越,並將為太陽物理研究帶來突破性成果。
不會熔毀和外洩!中國啟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
位於山東省榮成市的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指標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象徵著中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 比超級電腦快一兆倍
中國科學家近期成功構建255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再度刷新光量子資訊技術世界紀錄,求解高斯玻色取樣數學問題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快一兆倍。
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被證實在自旋!
在中國科學家主導、全球45個科研機構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共同努力下,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M87,被證明確實在自旋,這一現象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相關預測。
全球最大!中國大陸又一國之重器,建成!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27日表示,「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順利通過工藝測試。圓環陣坐落於海拔3820公尺的四川稻城,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特殊材料 可從廢水中回收染料、減少環境污染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科研團隊制備出一種全分散微球材料,可從含有機染料的廢水中高效分離回收染料,在環境污染物處理、資源回收利用、海洋資源富集提取、生物分子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巡天」!將載入中國天文探測史冊
2023年9月17日,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開工」,這天將是中國天文探測史上載入史冊的日子。作為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墨子巡天望遠鏡試觀測階段拍攝的仙女座星系照片同日公布,這是目前世界上拍攝到的最大視場仙女座星系高分辨率圖像。
大陸科學家實現用二氧化碳精準合成糖
大陸科學家在實驗室內實現從二氧化碳到糖的精準全合成,人工合成糖邁出關鍵一步。整套實驗的反應時長約17小時。與通過種植甘蔗等農作物提取糖分的傳統方式相比,糖的獲取時長實現了從「年」到「小時」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