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產子
1987年,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出生了。今年,31歲的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在自然受孕39周後,於4月15日上午8時34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下一子。「試管嬰兒二代寶寶」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意義,有力證明了中國輔助生殖技術的安全性,通過這項技術生育出來的女孩子,能夠正常生育後代。
玉樹地震9周年:見證江源重生的奇跡
2010年,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境內的一場地震,造成2,698人遇難, 270人失蹤,傷者無數。這些冰冷的數字是玉樹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經歷災後重建,倒塌的白塔、經堂被修葺,坍塌的嘛呢石堆被重新壘起,江源小城已從一片廢墟變為嶄新的現代化高原城市。
還原涼山森林火災的三天三夜
【專題】兩場大爆炸紀實」近期,大陸在江蘇與四川兩地分別發生了大爆炸,奪走了數十條人命。兩場大爆炸分別炸出了大陸公共安全的兩個面向。江蘇響水大爆炸涉及了企業對安全生產的漠視與權責部門形式主義的作風;四川涼山森林大火的「爆燃」,則炸出了森林大火如何安全施救的問題。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介紹事件發生的經過紀實,願逝者安息,生者記取教訓。
以生命之名:江蘇響水大爆炸事故紀實
【專題】兩場大爆炸紀實」近期,大陸在江蘇與四川兩地分別發生了大爆炸,奪走了數十條人命。兩場大爆炸分別炸出了大陸公共安全的兩個面向。江蘇響水大爆炸涉及了企業對安全生產的漠視與權責部門形式主義的作風;四川涼山森林大火的「爆燃」,則炸出了森林大火如何安全施救的問題。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介紹事件發生的經過紀實,願逝者安息,生者記取教訓。
新疆夜市燈火通明 「深夜食堂」遍地開花
隨著新疆各族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以購物、餐飲、休閒等形式的夜間經濟活動中,夜間經濟的悄然興起不僅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拉動各地經濟快速發展。 如今,新疆各地旅遊持續升溫,前來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也帶動了夜間經濟發展。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新疆接待遊客1,285.45萬人次,同比增長75.54%;實現旅遊收入140.97億元,同比增長80.84%。
大陸「聽書」漸流行
當「聽書」漸漸成為一種時髦的閱讀方式,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只要帶著手機即可隨時隨地進行閱讀。而且,「聽書」不用看光聽就行,既避免了眼疲勞,又讓像坐車、健身、做家務等很多碎片化時間得到有效利用,這樣的方式徹底讓閱讀變「悅讀」。
建設國家公園 推動高原野生動物保育
雜多縣熱情村的牧民才仁尼瑪說:「國家提出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其實這也和我們牧民傳統的生態保護觀是一致的。作為三江源牧民,每天看著野生動物在我的家鄉捕食生活是我們的驕傲。」
大陸保育紀錄片興起:拿起攝影機的野生動物保育員
初春的藏北高原,來自中國大陸各大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架起相機,把鏡頭對準藏野驢、野犛牛開始錄製。他們拍攝的精彩畫面,將被收入一部自然類紀錄片,通過中國大陸國家電視台向數億海內外觀眾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