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衛星的衛星」:探訪大陸第二代中繼衛星系統
把地面測控站升高到36,000公里的太空,為衛星與地球之間架起「資訊橋」,組網衛星被稱為「衛星的衛星」。3月31日深夜,天鏈二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大陸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的首發星。
花果山裡堅守36年的「教書匠」
從台灣看大陸,視野往往受到各種有意無意的遮蔽,以至於遺忘了兩岸人民之間彼此都有的「共通感」。這裡有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訴說著最普通的人一輩子的堅守,最底層群眾走向小康的渴望。他們的故事,也可以是我們的故事,因為,兩岸人民的交往不能只有買賣,還要有互助、支援與扶持。
人工智慧促動中國大陸鄉村振興
在中國大陸中部的安徽省合肥市,謝成軍正在田間地頭做著最後的調試,他的團隊開發完成的「拍照識蟲」系統將在12月擴容到600餘種病蟲害識別,並於明年初正式投入應用。「拍照識蟲」並不是一項全新技術,然而傳統識別精度低,無法在野外實際應用,要實現這一需求必須依賴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實現識別技術的「自我進化」。
中美貿易戰下,大陸2018年進出口再創歷史新高
今日(14日)大陸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中國大陸2018年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出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宇宙首發,嫦娥帶你登月背
從小就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意涵,但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消息讓小編跟李白的距離突然拉近了幾個世紀,原來不管哪大洲哪大洋哪個時代的人,跟李白看到的月亮不但是同一個,甚至是同一面。身為理科生的小編實在慚愧,趕緊科普一下,這好好一個球,怎麼會有背面的概念?
昨晚的上弦月:月背的玉兔是否安好?
昨天(1月10日)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為正在月球背面「午休」的玉兔二號被大陸科學家成功喚醒。醒來後的玉兔二號會通過鵲橋中繼衛星傳回更多的照片,讓我們見識月球背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