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發射、對接、進駐!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開啟半年太空生活
10月16日0時23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成功對接天和核心艙,作為進駐中國空間站「天宮」的第二批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展開為期6個月的太空工作生活,創造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長的新紀錄。
曾被西方譏諷造不出鐵路 如今中國擁有世界先進高鐵技術體系
110多年前,京張鐵路動工時,西方報紙曾發文譏諷「中國造此路之工程師尚未誕生!」如今中國高鐵成功建設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現代化水準最高的高速鐵路網,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先進高鐵技術體系。
新疆棉花大豐收啦!衛星圖直擊「機械化」採收現場
金秋十月,新疆各地棉花陸續進入採收期,天山南北處處可見棉花採收的忙碌場景。吉林一號衛星在新疆棉花豐收之際,從太空記錄下了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機械化採收棉花的忙碌場景。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昆明召開 中國貢獻天人合一的理念與方案
2020年,生物多樣性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喪失,而造成其減少的各種壓力在加劇。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中國在COP15大會上,提供中國方案與理念,給人啟發,提供借鑒。
中國大陸公佈第一批國家公園名單!
12日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宣佈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
有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強降雨已致山西175萬人受災,15死3失蹤
截至目前,此次強降雨已致山西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5人,失蹤3人,緊急轉移安置12.0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57.69萬畝,倒塌房屋1.95萬間,嚴重損壞1.8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0.29億元人民幣。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發表白皮書提供中國經驗
10月8日,大陸發佈《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此外,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凡爾賽、內卷、躺平…中國駐美大使給美國人講解大陸流行用語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日前在演講中,用中國當下流行的七個「熱詞」,向美國民眾介紹中國的最新發展情況和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七個流行用語分別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躺平」、「凡爾賽」、「飯圈」、「內卷」和「雙減」。
重大發現!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證明月球壽命比已知多10億年
日前研究團隊對嫦娥五號月球玄武岩開展了年代學、元素、同位素分析,證明月球在19.6億年前仍存在岩漿活動,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質壽命延長了約10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