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2020年中國口罩出口2242億個 平均全球每人近40個
從2020年3月至12月底,中國海關共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文中皆為人民幣),其中口罩出口2242億個、價值3400億元,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人提供近40個口罩。
時速620公里!世界首台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1月13日,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台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成都正式啟用,時速高達620公里/小時,此次測試的表示中國高溫超導高速磁浮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發佈會現場,有人僅用一根手指就推動了長21公尺、寬3公尺、重12噸的車頭。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可以實現列車在不通電的狀態下靜止懸浮。
「蔡志忠漫畫獎」 中國動漫金龍獎啟動全球徵稿
第18屆中國動漫金龍獎11日啟動全球徵稿,將永久設立「蔡志忠漫畫獎」,持續深耕傳承中華文化,並藉此幫助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近年大陸結合傳統文化的原創動漫作品越來越多,並逐漸邁向世界舞台,透過動漫展現中華文化的精神與魅力。
新疆工廠「強制勞動」?陸媒踢爆BBC造假新聞
日前,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報導新疆某工廠「強制勞動」,報導中出現被中國員警阻擋拍攝的畫面,暗示大陸政府拒絕外媒採訪。1月10日陸媒《中國日報》根據BBC報導前往新疆進行實地採訪,發現竟沒有一處符合事實。有關新疆「強制勞動」的證據,只是一幅2019年的Google衛星圖。BBC所謂的調查新聞,更像是編好腳本,照著需求捕捉畫面的大戲。
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種人數突破100萬
截至2021年1月11日11時,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種人數突破100萬。目前北京市共運行新冠疫苗接種點241個,配備預防接種人員8700餘人,組成市級應急接種隊伍66支。
從32釐米到4600公里!大陸建構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僅僅傳輸32釐米。如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到1400多萬倍,實現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通信、計算、測量),中國經過20多年努力,在該領域終於從跟隨到領先的重大轉變。
專訪推動長江「十年禁漁」的科學家:曹文宣
「中國作出長江『十年禁漁』的決定是下了很大決心的。」曹文宣坦言,曾經還有漁民給他寫過聯名信,直言「十年禁漁」將斷了他們的生路。曹文宣見證長江幾十年來的變化。他受訪時表示:「20世紀60年代,我在江西湖口調研,經常能看到上百斤的青魚,現在都看不到了。2000年以後,白鱀豚、白鱘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相繼功能性滅絕,讓人心痛。」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公尺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2020年1月11日正式開放運行。在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之初,即確立了「中國天眼」將按國際慣例逐步開放的原則,並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全民免費!大陸新冠疫苗將上市 接種優先包括在陸台胞
大陸自主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獲當局批准附條件上市,保護效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未來將為全民免費提供。國台辦也在30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應詢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優先考慮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包括在大陸的台灣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