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西藏藏羚羊從瀕臨絕種保育到數量逾20萬隻

3 年前 / 0

從20世紀80年代一度「瀕危」,到如今成為「近危」,幾十年間西藏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從5萬隻左右增加至20萬隻以上。種群數量持續增加,「高原精靈」在雪域高原上奔跑得愈發快活逍遙,人與動物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和諧親密。

想不到中國交通發展有那麼多世界第一!

3 年前 / 0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佈《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交通發展多個世界第一。包括港口貨物輸送量、集裝箱輸送量、快遞業務量、世界單條運營里程最長、海拔最高...等等等等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居首

3 年前 / 0

日前,中國大陸單獨申報的「太極拳」、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兩個專案,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名錄,居世界第一。

西藏平均壽命近70年從35.5歲達到70.6歲

3 年前 / 0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平均海拔超過4000公尺,高寒缺氧,嚴苛的自然環境考驗著這裡的生命,而舊西藏黑暗的農奴制更讓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在舊西藏,人一旦生病,常常寄希望於打卦問卜、求神拜佛。如今,西藏的平均壽命從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

上海用智慧裝備守護獨居老人

3 年前 / 0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的資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518.1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5.2%。其中,獨居老年人數31.74萬人。破題獨居老人的養老難,科技成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服役期再次延長

3 年前 / 0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科研團隊17日宣佈,鑒於衛星運行情況良好,專案團隊已與各保障部門商定,再次將其「服役期」延長1年。暗物質衛星「悟空」是中國首顆天文衛星。它於2015年12月17日發射升空,原定工作期限3年。截至17日,「悟空」已在軌運行1827天,繞地球飛行27822圈,共探測宇宙射線粒子93.6億個。

大陸向台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敞開大門

3 年前 / 0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配套活動閩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暨福建產業園區與台灣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於廈門舉辦,以視頻方式連線台北分會場。福建多地高新園區及台灣產業園負責人現場推介發展規劃,台灣健康醫療、服務業、動力科技等領域中小企業展示產業特色,表達合作意願。

回來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土壤成功返回

3 年前 / 0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宣告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台灣解嚴後首本禁書:《等爸爸回家》搶先看

3 年前 / 0

【編按】日前文化部發函要求圖書業者、電商通路不得發行與販售大陸繪本《等爸爸回家》一書,隨後全台各級圖書館陸續下架該書,多數網路平台也看不見相關內容。自1987年台灣解嚴以來,已逐漸不再查禁書籍刊物,此次文化部不得出版、販售、要求全面下架之命令,形同實質禁止出版,讓《等爸爸回家》一書成為台灣解嚴後第一本禁書。犇報特轉載微信公眾號分享的《等爸爸回家》一書內容,供讀者鑑賞這本遭民進黨立委、議員「憂心入侵台灣、『洗紅』台灣學童思想」的禁書。

重大的歷史性變化!西藏農牧民就業結構從農轉工

3 年前 / 0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加快,西藏農牧區就業結構日趨多元化,勞動力流動性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促進了有就業吸納能力城鎮的經濟活力,由此帶動周邊農牧區的發展。同時,醫療衛生、教育培訓以及養老社保等一系列制度,為轉移就業的農牧民提供良好的保障,消除生活改變可能面臨的後顧之憂,增強收入和提升生活品質。

第 64 頁,共 11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