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生肖郵票發行39年 見證大陸發展的集體回憶

4 年前 / 0

1980年,猴年。大陸的中國郵政首次發行生肖郵票。如今39年過去,生肖郵票伴隨著大陸的發展,對大陸人來說更是充滿回憶。兩岸從隔絕對峙到開放往來,雖然有著不一樣的發展,不見得認識彼此發展的歷程,兩岸人民卻擁有許多共同回憶。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二

4 年前 / 0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進入前10行列。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萬9867篇,占世界份額的31.4%,排在世界第2位。排在首位的美國發表論文6萬2717篇,占32.9%。

【犇報專題】易地搬遷式扶貧

4 年前 / 0

【犇報專題】易地搬遷式扶貧
‧ 新疆「易地搬遷」的脫貧故事
‧ 西藏:兩次遷徙「搬窮」記

中歐班列「長安號」已覆蓋15條線路45個國家和地區

4 年前 / 0

中歐班列「長安號」向西已開通西安至中亞、歐洲15條線路,覆蓋45個國家和地區;向東通過海鐵聯運,實現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無縫對接,真正構建起「海陸空網」立體絲路開放通道。

西藏藏羚羊從瀕臨絕種保育到數量逾20萬隻

4 年前 / 0

從20世紀80年代一度「瀕危」,到如今成為「近危」,幾十年間西藏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從5萬隻左右增加至20萬隻以上。種群數量持續增加,「高原精靈」在雪域高原上奔跑得愈發快活逍遙,人與動物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和諧親密。

想不到中國交通發展有那麼多世界第一!

4 年前 / 0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佈《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交通發展多個世界第一。包括港口貨物輸送量、集裝箱輸送量、快遞業務量、世界單條運營里程最長、海拔最高...等等等等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居首

4 年前 / 0

日前,中國大陸單獨申報的「太極拳」、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兩個專案,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名錄,居世界第一。

西藏平均壽命近70年從35.5歲達到70.6歲

4 年前 / 0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平均海拔超過4000公尺,高寒缺氧,嚴苛的自然環境考驗著這裡的生命,而舊西藏黑暗的農奴制更讓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在舊西藏,人一旦生病,常常寄希望於打卦問卜、求神拜佛。如今,西藏的平均壽命從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

上海用智慧裝備守護獨居老人

4 年前 / 0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的資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518.1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5.2%。其中,獨居老年人數31.74萬人。破題獨居老人的養老難,科技成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服役期再次延長

4 年前 / 0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科研團隊17日宣佈,鑒於衛星運行情況良好,專案團隊已與各保障部門商定,再次將其「服役期」延長1年。暗物質衛星「悟空」是中國首顆天文衛星。它於2015年12月17日發射升空,原定工作期限3年。截至17日,「悟空」已在軌運行1827天,繞地球飛行27822圈,共探測宇宙射線粒子93.6億個。

第 65 頁,共 1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