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家園

正港「血濃於水」 在廈台灣人推動無償捐血公益

5 年前 / 0

幾天前,有則新聞報導上海各方積極救治台灣人黃彥豪的故事,今天則要講述廈門台灣人熱心參與無償捐血的事蹟。來自台北的林姵蓁對捐血有一份執著和擔當,這源於父親捐血幾十次的身教。她的Rh陰性血因為太過稀有被稱為「熊貓血」,她志願成為無償為他人捐獻「熊貓血」的「熊貓俠」,在台灣每次接到求助電話都會第一時間趕來廈門捐血。令林姵蓁感動的是,在廈門與她抱有同樣情懷的台灣人很多。

難分難捨上海「小台北」──台灣人的古北情結

5 年前 / 0

「真正的融入是不再分彼此。」 汪美華等不少早期到上海打拚的台商回憶稱,選擇落腳在古北社區等上海西郊方向的樓盤居住,主要因為那時心裡還不夠踏實,隨時準備提著行李回台灣。 地理位置靠近機場,加上獨特的外銷房供給,構成早期上海「小台北」的雛形。而今古北社區也經歷了新陳代謝,一些台灣家庭來了又搬走,還有一些走了又想念這裡而回遷。古北就好像一塊磁石,始終吸引著台灣人。

台灣人黃彥豪 上海求醫救回一命

5 年前 / 0

來自台灣38歲的黃彥豪23日再度造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一個月前,他以危重病患的身份入院治療。這一次,處於康復中的黃彥豪特意來向醫務人員表達謝意。 「這場大病,讓我見識了大陸過硬的醫療水準和醫護人員的高超醫術。」黃彥豪說,這也讓他對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感情,對在大陸的發展更有信心。

桃園抗日史話(上)不能忘記的一段悲壯歷史

5 年前 / 0

1895年甲午和乙未戰爭期間,原駐守桃園的軍隊,除了保衛整個大桃園地方的安全,也曾投入台灣北部和中部戰場,成為抗日軍重要的主力之一。為了探查他們的足跡,在今年二月乍暖還涼的氣候中,我們規劃了桃園行。以下是我們在桃園所考察到的抗日史蹟。首先介紹板橋林家。

江蘇構築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強磁場」

5 年前 / 0

今年26歲的趙苡甯來自台灣花蓮,去年到南京市江寧區的青創種子村工作。青創種子村2018年5月掛牌成立,是初來大陸的台青實習就業創業的綜合實踐平台。目前,青創種子村為創業青年提供了11個圓夢小店空間及10個共創工位,吸引了包括台灣薰衣草森林在內的多家文旅企業加入。「在種子村工作,我們可以深度體驗鄉村生活,加強與大陸青年交流互動,同時將好創意落實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去。」

「情繫」山東齊魯文化 兩岸開啟「文旅融合」交流新方向

5 年前 / 0

「情繫中華」系列兩岸交流活動於2001年創辦,邀請台灣地區具有較高藝術造詣和社會影響的文化人士及大陸文化人士參加,至2018年已舉辦16屆。「海峽兩岸旅行商交流大會」也已舉辦多年,是兩岸旅遊業對話交流的視窗和業務合作的平台。

踏浪而來 70位台灣博士赴上海應聘教職

5 年前 / 0

「早幾年到大陸好多次,當時只是看風景,現在會考慮要來這邊『闖』科研!」來自高雄的「80後」工科博士小林,在東華大學的攤位前排隊,準備投下自己的簡歷。 參加對接交流的台灣博士,大多在台灣各大學已獲博士學位,也有部分是在海外拿到了博士學位,準備到大陸尋找人生的「下一站」。

兩岸崑曲人「崑曲之鄉」話傳承議發展

5 年前 / 0

2019年海峽兩岸(崑山)崑曲交流演出暨「5‧18」崑曲申遺紀念活動,16日晚在崑曲發源地江蘇崑山啟幕。兩岸崑曲人共抒創新體會,共話傳承使命。台灣崑劇團團長、著名崑曲學者洪惟助說,崑曲交流是兩岸交流的典範,在雙方共同呵護下,傳承之路將越走越寬。

「大家好,小家才會好」──陸配周鳳「緣」來的事業

5 年前 / 0

出生於東北的周鳳,與台灣丈夫合開工廠、創辦培訓學校、開設音樂藝術中心……兩岸姻緣不僅給了大陸配偶周鳳幸福美滿的生活,也為她的事業不斷帶來「靈感」。 「作為一名嫁給台灣人的大陸人,我既了解台灣人的需要,又熟悉大陸的政策,我覺得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

台灣「80後」教師王孟筠:在大陸找到築夢舞台

5 年前 / 0

活潑直爽的王孟筠是位「80後」台灣教師,目前任教於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她說:「台灣老師來大陸授課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可大陸學生也同樣需要適應台灣老師,多換位思考,互相體諒。」

第 34 頁,共 3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