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京哈高鐵全線貫通 北京至瀋陽最快只要2小時44分

3 年前 / 0 comments

京哈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哈高鐵全線通車,中國高鐵縱向主軸南北貫通,有助於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人員以及要素資源跨區域長距離高速流動。北京至瀋陽、哈爾濱,開車分別要7小時多、12小時半左右,如今若搭乘高鐵,最快只要2小時44分、4小時52分。

中歐班列「長安號」已覆蓋15條線路45個國家和地區

3 年前 / 0 comments

中歐班列「長安號」向西已開通西安至中亞、歐洲15條線路,覆蓋45個國家和地區;向東通過海鐵聯運,實現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無縫對接,真正構建起「海陸空網」立體絲路開放通道。

想不到中國交通發展有那麼多世界第一!

3 年前 / 0 comments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佈《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交通發展多個世界第一。包括港口貨物輸送量、集裝箱輸送量、快遞業務量、世界單條運營里程最長、海拔最高...等等等等

三峽電站又創一項世界紀錄!

3 年前 / 0 comments

截至11月15日8時20分,三峽電站2020年已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031億千瓦時,打破了此前南美洲伊泰普水電站於2016年創造並保持的1030.98億千瓦時的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大陸開通5G基地台超過60萬座,帶來哪些變革?

3 年前 / 0 comments

大陸工信部發佈數據顯示,中國已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60萬座,5G網路用戶數、行業創新數均明顯增長。今年以來,疫情的倒逼加速了數位應用的落實,特別是在5G推動下,各類數位化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不斷湧現。產業數位化進程提速,就業與服務等新形態也在豐富。外賣運營師、酒店收益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一年來,與數位經濟相關的新職業積極湧現。

【犇報專題】三峽大壩:「霸堅強」的考試季

3 年前 / 0 comments

【編按】今年,大陸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歷了超長的「梅雨季」,且受大氣環流影響,南方其他不少地區也都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強降雨天氣,這使得這些地區的江河湖泊水位快速上漲,防汛壓力也隨之增大。近日,三峽水利樞紐成功處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據報導,三峽水利樞紐承受入庫洪水峰值達到72000立方米每秒,此前洪峰最大為2012年的71200立方米每秒。在台灣媒體眼中每年垮掉一次的三峽大壩,仍然屹立不搖,硬朗地每年接受長江洪峰的洗禮。三峽大壩既不可能被台灣嘲弄的口水擊垮,也沒有被嚴陣以待的洪水沖垮,它依然「壩堅強」的秘密是什麼呢?本報為讀者揭秘。

十級狂風中點燃一根蠟燭——中國大陸自主研發重型燃機

3 年前 / 0 comments

這個點火試驗到底有多難呢?打個比方吧,就像在十級狂風中去點燃一根蠟燭。中國引進重型燃機,只要一談到技術轉讓,國外企業都是一口拒絕,這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關鍵核心技術。長期以來,只有美國、日本、德國等少數國家能夠自主研發重型燃機。中國企業用起來不僅貴,還充滿變數。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國外「斷供」了,國內「買不到」核心部件,電廠就只能「癱瘓」。

中國大陸首台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啟用發電

3 年前 / 0 comments

大陸首台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日前在三峽集團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並網發電,這是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中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此次10兆瓦大容量機組並網發電代表中國具備10兆瓦大容量海上風機自主設計、研發、製造、安裝、調試、運行能力,是實現海上風電重大裝備自主生產的重要成果。

新基礎建設,帶動中國經濟新發展

4 年前 / 0 comments

中國大陸從政府推廣部署,到地方政府積極回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礎建設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新基建,以新發展為主要理念,以技術創新為內在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朝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位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透過「一業帶百業」,藉由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帶動中國經濟新動能。

【犇報專題】廢墟上的奇蹟——青海玉樹地震十週年

4 年前 / 0 comments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轉瞬10年,一個綠色的現代化高原新城,矗立在三江源頭,見證著災後重建的奇蹟。地震後,北京第一時間啟動了對口援建玉樹工作,先後派出了4批、176名援青幹部投身玉樹的各項事業,為玉樹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10年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6.6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建項目319個,幫助全州19萬餘貧困人口脫貧,玉樹一市五縣順利完成脫貧。

第 8 頁,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