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為什麼三星堆的考古發掘總能引起轟動?

3 年前 / 0 comments

三星堆遺址的重要之處,不僅在於出土數以千計的重要文物,展現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輝煌,更在於它告訴後人古蜀人如何廣泛吸收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因素,將其孕於自身,進行改造和創新,從而創造出這樣一個令後世瞠目驚嘆的輝煌文明。

「中華第一劍」 證明中國2800年前就有冶鐵技術

3 年前 / 0 comments

這是一把國君心愛之劍,全長33釐米,是把仿生寶劍:劍柄坐地,像一枝破土而出、英姿颯爽的翠竹。這把工藝之劍將中國人工冶鐵史提前近兩個世紀,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兩千多年前的秦陵地宮 能否挖掘考古界共識一致

3 年前 / 0 comments

秦始皇帝陵不僅是帝王的埋葬之所,它承載著秦始皇構建宏大帝國的理念,這其中有源自諸子百家的思想之光,也映射著秦帝國的政治體制、社會結構、都邑格局、宮廷生活、軍事制度,更對推動中華文明進程有重大意義。

「四阿哥」下田趕牛耕地!耕織圖冊體現雍正重農理念

3 年前 / 0 comments

耕織圖出現於南宋,描繪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具有十分直觀的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觀覽到此圖,感慨萬端,遂命宮廷畫家重新繪製,並予以刊行推廣。

隨葬品最豐富 二里頭遺址發現高規格夏代墓葬

3 年前 / 0 comments

新發現的墓葬位於二里頭遺址宮殿區內,規模較大,屬第一等級墓葬。蟬形玉器出土於墓葬中部,長近4釐米,玉石材質還有待進一步鑒定。目前墓葬內的隨葬品剛開始露出,其下方堆積的厚度超過已往發現的所有墓葬,極有可能是二里頭遺址迄今為止發現的隨葬品最為豐富的一座。

大陸發現最早「宮殿」 宮室制度提前1000年

3 年前 / 0 comments

此前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宮室建築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後來山西陶寺遺址也發現類似宮室建築。專家表示,此次發現中國最早「宮殿」「河洛古國」,將中國宮室制度提前1000年左右。

新疆卓爾庫特古城確認為漢晉時期一處高等城址遺跡

3 年前 / 0 comments

卓爾庫特古城樣本測年結果顯示該古城始建於戰國晚期,沿用至魏晉時期廢棄,主體使用年代為兩漢時期。與此同時,考古專家根據古城整體規模、高台城址的建築體量、建築用材以及出土器物,確認卓爾庫特古城應為漢晉時期塔里木盆地北沿一處最高等級的中心城址。

相隔25年,68件流失英國的中國文物終於返還!

3 年前 / 0 comments

11月18日上午,68件流失英國的文物成功回到中國。新追回的68件歷史文物橫跨春秋戰國到清代,包括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這批文物在1995年時,由英警方向中國駐英使館通報,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歷經多年努力,還剩下68件文物因故無法索回。直至今年,才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中國。

「草原敦煌」阿爾寨石窟修復壁畫面積250餘平方公尺

3 年前 / 0 comments

阿爾寨石窟的壁畫以西夏和元代為主,因所處的自然條件惡劣,對壁畫修復可以延緩壁畫衰退,使壁畫實現長時間保存。阿爾寨石窟現有65個洞窟、22個浮雕石塔等遺存,其中41個洞窟保存完好,洞窟內壁畫繪有蒙古包、騎射、狩獵和喪葬習俗等場景,是中國草原地區唯一的集寺廟、石窟建築、摩崖石刻造像、壁畫、雕塑為一體的佛教藝術寶庫。

合體了,龍門石窟流散佛首首次實現「數位復位」

3 年前 / 0 comments

當3D列印技術遇到千年石窟,會擦碰出怎樣的火花?近日,在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北壁,一件一比一3D列印複製的佛首造像順利安放在一尊等身立佛的殘像上,佛首和殘像的斷面完全吻合,實現了造像的準確復位。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世紀初,洛陽龍門石窟被大規模破壞、盜鑿,大批石窟造像流散在外。

第 6 頁,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