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河南開封發現北宋巨幅石雕壁畫

2 年前 / 0 comments

經過近4年持續發掘,「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開封北宋東京城州橋遺址取得重要進展,出土巨幅石雕祥瑞壁畫,為目前中國發現的北宋時期最大的石刻。龐大的規模和高超的雕刻技術,見證了10至12世紀中華文明的發展高度。

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文物:呈現上海開埠初期多元文化

2 年前 / 0 comments

「二甲傳臚圖」杯、「吹綠」釉瓷、青花雙耳「嫁妝瓶」乃至越南水煙罐……沉睡於上海崇明橫沙島東北部北港航道水下的長江口二號古船,近年來陸續有文物出水。

張俊豪:少數民族古籍如何反映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

2 年前 / 0 comments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不僅記載在「二十四史」等漢文古籍中,也記載在《西南彝志》等少數民族古籍裡。少數民族古籍見證了各民族共同開拓遼闊疆域的歷史,記錄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是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資源。

北有秦始皇兵馬俑,南有熊家塚車馬陣

2 年前 / 0 comments

熊家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湖北省荊州市,是目前中國所見東周時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園分佈最完整的楚國高等級貴族墓地,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最高水準的傑出代表,被稱為「天下第一王陵」。

中國資助並指導阿富汗巴米揚石窟群的文物保護工作

2 年前 / 0 comments

巴米揚山谷位於阿富汗中部巴米揚城北興都庫什山區,該城曾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中國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經路過巴米揚,在著作中記載了巴米揚大佛的高大與華美。去年,中國學者們沿著當年玄奘西行的方向來到巴米揚山谷,資助並指導巴米揚石窟群的文物保護工作。

中美科學家研究大熊貓「第六指」化石,有新發現!

2 年前 / 0 comments

中美科學家通過對雲南昭通盆地水塘壩大熊貓祖先——「始熊貓」化石進行研究,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600萬至700萬年前的始熊貓已具有「第六指」,大熊貓偏愛吃竹子的歷史至少已有600萬年。而一直到現代,大熊貓的「第六指」並沒有進一步增大。看到此消息報導,網友紛紛表示漲知識,戲稱熊貓身為吃貨,為吃進行演化也是拚了。

「三星堆這樣的考古新發現,迫使考古學家保持謙虛」

2 年前 / 0 comments

1986年發現的三星堆遺址完全改變了人們對中華文明起源的認識,推翻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單一觀念。但是,鑒於考古發現只能提供部分訊息,人們對由此產生的很多「文化之謎」沒有答案。考古學家需要小心對待他們所做的假設。三星堆這樣的考古新發現,迫使考古學家保持謙虛,重新思考古代文明是如何發展的,而不是固步自封,自以為是。

三星堆重大發現!祭祀坑為商代晚期距今約3200年

2 年前 / 0 comments

13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博物館召開新聞記者會,對「考古中國」重大專案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進行階段性成果發佈。其中,考古隊對近200個樣品進行了碳14測年,測年資料集中在西元前1131年至1012年,距今約3200年至3000年,為商代晚期,解決了過去三十年來關於「祭祀坑」埋藏年代的爭議。

國際博物館日!用科學解密中國「國寶」,感受古人智慧的魅力

2 年前 / 0 comments

世界上的鐘那麼多,為什麼唯獨中國的編鐘能「唱歌」?世界上的劍那麼多,為什麼越王勾踐劍深埋千年還能寒光逼人?世界上的香囊那麼多,為什麼唐朝美女用的香囊外殼最獨特?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陸媒《科技日報》用科學破解中國「國寶」的科學密碼,帶領我們打開歷史記憶的大門,感受古人智慧的魅力。

馬王堆帛書《刑德》丙篇殘片新發現

2 年前 / 0 comments

1972年至1974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家三口的墓葬,是20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出土的逾十萬字、50多篇涵蓋廣泛的簡帛文獻傳承了先哲們的學識與智慧。此次發現的部分殘片可確定來自帛書《刑德》丙篇,現存原物共揭裱為18頁殘片,全部用朱文抄寫。

第 4 頁,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