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
儲漁|兀鷹亂啼──記近日以巴戰爭
以、巴糾葛錯綜複雜,雙方孰是孰非,不可輕易決斷。但就其本源,乃美國帝國主義強行干預他國事務;台島雖距以巴戰場八千公里遠,卻也面臨類似的現實。謹以此七言八句,願以巴戰事早日結束。
巴以衝突已致逾4000人死亡 聯合國秘書長發出人道主義呼籲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5日,巴以雙方在新一輪衝突中的死亡人數已超過4000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5日發表聲明,呼籲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立即無條件釋放挾持的人質,同時呼籲以色列准許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和救援人員進入加沙地帶。
巴勒斯坦人回家的路有多遠?|犇報快評
巴以雙方都宣稱無法區分平民和軍事打擊目標,即便雙方實力懸殊,也只能不斷升高襲擊強度與範圍。在西方文明史中,這只是又一場真實的種族滅絕,如同美洲印地安人或澳洲毛利人那樣終要被歷史掩沒的反抗,站隊沒有絲毫的壓力。於是一個又一個的薩伯焚身以火,無有盡期。
大陸學者:以色列遭受打擊,是哈馬斯對巴以問題邊緣化的絕望回應
這次巴以衝突背後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美國試圖強推《亞伯拉罕協議》,哈馬斯毅然決然發動攻擊,是對美國不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絕望反應,也反映美國強推《亞伯拉罕協議》政策的失敗。
與美國漸行漸遠 沙烏地加快戰略自主、中東迎來「和解潮」
長期以來,中東是受到外國勢力干預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不少國家長期陷於戰亂和動盪。如今在沙烏地等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中東迎來「和解潮」。許多國家正積極尋求新的定位和目標,把經濟和民生置於優先位置。
阿拉伯國家聯盟恢復敘利亞資格,美國急了
當地時間7日,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決定恢復敘利亞政府代表團參加阿盟理事會及其所有組織和機構會議的資格,多國紛紛對此表示支持。然而,美國卻在當天對這一消息唱起了「反調」。
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阿富汗問題的中國立場》一文(附全文)
4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阿富汗問題的中國立場》一文,詳列11點表示中方尊重阿富汗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阿富汗人民做出的自主選擇,日前沙烏地、伊朗在中國迎來世紀大和解,中國能否有助中東由亂轉治,改變中東博弈的未來,引發各界關注後續發展。
20年了,美國在伊拉克留下的廢墟仍在
今年是伊拉克戰爭爆發20周年。2003年3月20日,美國打著「反恐」「民主」等旗號開始對伊拉克發動空襲。然而這場為美國戰略服務的戰爭,卻讓伊拉克20多萬無辜百姓死亡,直到2023年年初,伊拉克1/4的人口,約11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一件影響世界的大事,沙烏地、伊朗在北京上演世紀大和解
中東最棘手的問題之一,美國人辦不成的事,中國參與搞定了。中東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可以信賴的中國,將更具影響力。這個世界,有的國家在拱火,有的國家在積極促和。拱火的國家,我想就不用列舉了,大家都知道的;但促和的國家,中國肯定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