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雲紋銅禁:在周朝聚眾飲酒竟然會被處以刑罰?
周朝人把盛放酒具的案台取名為「禁」以警示自己。他們認為嗜酒無度是夏商亡國的重要原因,還頒佈了禁酒令:民眾不可聚眾飲酒,王公諸侯在祭祀時才能飲酒。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廳裡,國寶雲紋銅禁總是能吸引觀眾駐足觀賞。它見證了中國第一個禁酒時代,是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中國首批64件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
最古老的中國雕塑藝術!河南發現1萬3千5百年前微型鳥雕像
11日,一個來自中國、加拿大、法國、以色列和挪威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公佈了在河南省的一項重大發現——一個有13500年曆史的微型鳥雕像。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最古老的中國雕塑,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500多年。
2019中國古生物學十大發現 包含世界首例大熊貓古基因組
中國古生物學會7日在南京發佈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領銜的一批高水準科研成果入選。其中,「世界首例大熊貓古基因組」研究,首次在全球範圍內運用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測序技術,獲得了一例古代大熊貓全基因組資訊。這對瞭解現代大熊貓起源、進化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明代古墓出土500年前的雞蛋
四川省廣安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日前在廣安協興生態文化旅遊園區挖掘出距今500年前的雞蛋和稻穀。據介紹,此前中國考古出土雞蛋的案例僅有兩起,一是貴州習水黃金灣遺址發現的2000多年前的漢代被泥土包裹的雞蛋殼,二是江蘇溧陽上興鎮土坑墓發現的2500年前春秋時期一罐已鈣化的雞蛋殼。
世界遺產雲南澄江化石自然博物館基本建成
在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發現的大量寒武紀動物化石,為國際科學界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寒武紀大爆發」之謎打開了一扇窗戶。今年是澄江動物群發現35周年,當地打造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目前已基本建成,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試開放。
滿城漢墓:點一盞長信宮燈,看不盡金縷玉衣
這裡有首次發現的兩套完整的「情侶款」金縷玉衣;這裡有體現古人智慧和超前環保意識的長信宮燈,這裡還有漢代成套的行酒具…………這些都出自於2100多年前的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和妻子竇綰的墓葬。 作為漢諸侯王、後一級的大型崖洞墓,滿城漢墓的發掘創造了數項考古學之最,充分反映出西漢盛世時期的壯麗風貌。自五十多年前考古發掘以來,專家學者對滿城漢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從未間斷。
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秦陵兵馬俑
雄偉軍陣中的一個個八尺男兒,魅力穿越時空,曆久彌新,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974年,秦陵兵馬俑重見天日,震撼世界的同時,也陸續解開諸多歷史密碼。 這個秦始皇地下軍陣自發現以來,承載與見證了中華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進步,成為文明交流的重要參與者。
二里頭遺址:打開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碼
歷經兩年多建設,備受關注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在即。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3800年前的絢麗生活圖景將在世人面前展現。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一個聽起來平平無奇卻在中國考古史上極為耀眼的名字。發掘60年來,它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國之最」,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不斷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