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三星堆重大發現!祭祀坑為商代晚期距今約3200年
13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博物館召開新聞記者會,對「考古中國」重大專案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進行階段性成果發佈。其中,考古隊對近200個樣品進行了碳14測年,測年資料集中在西元前1131年至1012年,距今約3200年至3000年,為商代晚期,解決了過去三十年來關於「祭祀坑」埋藏年代的爭議。
國際博物館日!用科學解密中國「國寶」,感受古人智慧的魅力
世界上的鐘那麼多,為什麼唯獨中國的編鐘能「唱歌」?世界上的劍那麼多,為什麼越王勾踐劍深埋千年還能寒光逼人?世界上的香囊那麼多,為什麼唐朝美女用的香囊外殼最獨特?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陸媒《科技日報》用科學破解中國「國寶」的科學密碼,帶領我們打開歷史記憶的大門,感受古人智慧的魅力。
馬王堆帛書《刑德》丙篇殘片新發現
1972年至1974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家三口的墓葬,是20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出土的逾十萬字、50多篇涵蓋廣泛的簡帛文獻傳承了先哲們的學識與智慧。此次發現的部分殘片可確定來自帛書《刑德》丙篇,現存原物共揭裱為18頁殘片,全部用朱文抄寫。
全球規模最大古船考古!清同治古船「長江口二號」啟動打撈作業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間的貿易商船。目前,它正沉睡於上海崇明橫沙島東北部橫沙淺灘水下,古船船體埋藏於海床下5.5公尺。「長江口二號」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專案,也是世界首個古船考古發掘、整體遷移、文物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同步實施的考古和文物保護專案。
被埋藏700年武則天抄寫的《金剛經》,而今在法國問世
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了件唐代女皇武則天抄寫的小楷《金剛經》,這件作品寫得頗為華麗,貴氣十足,盡顯「女皇」風範,是真正「字如其人」的典範。武則天抄錄此篇的原因在《全唐書》中有記載乃是為了祭奠他亡故的雙親,並且最終被供奉在敦煌,後世北宋時期敦煌藏經洞封閉,直到1900年,才被伯希和偷到了法國。
中國出土至今為止最完整的恐龍胚胎,稱為「英良貝貝」
恐龍胚胎是最稀有的化石之一,但目前已發現的大多數保存不完整。近期,來自中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發佈結果表示,這塊有著7200至6600萬年曆史的化石屬於一隻沒有牙齒的獸腳類恐龍。
蚩尤為黃帝之子!?清華簡為我們打開歷史塵封的大門
清華簡,是西元前300年左右的一批竹簡,涉及到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內容,且許多內容還未被發現過,因此這批竹簡極其珍貴。例如戰國時期全新星象系統、先秦法制史文獻、史上最早十進位乘法表、先民的「三維空間」宇宙觀,甚至蚩尤其實是黃帝的兒子等,都顛覆了我們的認識。
漢文帝霸陵是怎麼被發現的?要從多年前的一起盜墓案說起
2002年,6件西漢黑陶俑出現在美國的一場拍賣會上,最後發現出自江村古墓,且竟是座帝王才能使用的「亞」字型大墓。儘管大家當時心裡都想著這可能就是霸陵,但還是得通過一系列的考古工作來證實。沒想到,2017年因盜墓集團犯案嚴重,促成大陸國家文物局趕緊批准對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進行搶救發掘。
中國考古重大發現!陝西發現「文景之治」漢文帝陵墓
陝西考古專家與學者根據考證,基本確認新發現的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陵墓。此發現解決西漢十一座帝陵的名位問題,對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漢文帝劉恆生於西元前203年,為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惠帝之庶弟,是西漢第五位皇帝。
5000年前初入文明社會!黃河流域中華文明探源取得新突破
近期大陸公佈甘肅省兩大史前遺址,地處黃河流域的隴東地區,其中南佐遺址佈局嚴謹、規模空前,其中大量遺存祭祀禮儀色彩濃厚,顯示地處黃河流域的甘肅東部地區當時已進入文明社會,是探索早期中華文明的關鍵性遺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