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書揚與陳映真的《山路》|林書揚逝世十周年紀念之三

3 年前 / 0 comments

從林書揚們的視角來看《山路》,也許我們會發現《山路》背後不一樣的風景。這篇小說不僅僅是有自省和贖罪,更是有自我犧牲、甘之如飴的奮發與鬥爭;不僅僅是個體的罪感與痛苦,更有投入一個更大的歷史主體獲得覺悟後的行動與力量。四十年後回看《山路》,思考林書揚們之於台灣的意義,正在於此。

林書揚的「學習」之道與「超越」之路|林書揚逝世十周年紀念之二

3 年前 / 0 comments

林書揚二十四歲入獄,被殘暴的白色恐怖政權判處無期徒刑,在50、60年代的監獄中,很難接觸到廣泛的左翼思想資料,他的人文素養和理論修養的真正奠基,必然來自他入獄前的24年的時光。以一個24歲的青澀的青年人,為什麼會有如此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理論思辨?這如何為他一生的信仰、實踐乃至最終的信仰之超越奠下根基?這是此文要追問的。

回首海天懷林桑──紀念林書揚先生逝世十周年

3 年前 / 0 comments

2022年10月11日,是林桑逝世十周年的紀念日。已經走進了歷史的林桑,在解放的曙光穿透烏雲,遍臨大地的心志未竟之前,他的英魂一定會在各種進步變革運動的途程上,持續發揮他深刻的影響,起著巨大的指導、鼓舞作用。懷著這樣的心情,在他逝世十周年的前夕,寫了一首七言律詩。句粗字陋,學思皆淺,固不足呈露先生全幅的神貌,唯望能藉此略顯其巍峨身姿的半衫片襟。

如何閱讀林書揚?|林書揚逝世十周年紀念之一

3 年前 / 0 comments

說到底,林書揚的價值和意義,並不僅僅在於林書揚本身。他內在於台灣統左派的歷史命運、台灣的歷史命運,以及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命運。這樣的人物不應該在歷史上沉沒,也不會在歷史上沉沒。

  • 1
  • 2
第 2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