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穆朗瑪峰地區 發現新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
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的科考人員,在珠穆朗瑪峰地區發現新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喜馬拉雅魚龍是青藏高原迄今已知的最龐大的史前動物,該發現將有助加深對這一史前海洋頂端捕食者的了解,推進對喜馬拉雅地區中生代海洋生態體系的研究。
中國深海考古在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
2022年10月,中國深海考古工作在中國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公尺深度海域發現兩處古代沉船。2023年5月20日,沉船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已布放,並進行初步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開啟了中國深海考古新篇章。
「中國」兩字,原來最早出自這件國寶!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明確的文字形式出現「中國」字樣的國寶重器是一尊名為「何尊」的西周早期青銅器。這尊青銅器內側底部鑄有12行計122字的銘文,其中有一句「余其宅茲中國」,意思是「我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
浙江溫州朔門古港,發現數十噸北宋晚期瓷片堆積
浙江龍泉瓷器是古代中國重要對外貿易品,此次發現證明,龍泉瓷器當時主要從溫州港出口。它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的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遺址中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瓷器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宗貨物,這條『絲路』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海上瓷器之路』。
二里頭遺址具王都格局的重大發現,從確定一段圍牆開始
二里頭遺址嚴格方正的都城規劃制度、居葬合一的佈局結構,同宮城宮室制度、青銅禮樂制度等一起,為商周以及後世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礎,體現了二里頭文化、二里頭王國在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開創、引領作用。這是二里頭都城佈局考古中的一項重大突破。
中國龍家族再添新成員!兩恐龍種被證實為中國龍屬
中國龍家族再添新成員。近期,三疊中國龍、中國雙脊龍被證實為中國龍屬的兩個種,相關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上。該項研究進一步讓兩個物種得到確認,讓中國龍家族再次壯大。
「國之重器」十節玉琮,3000年前就已經是古董了
古蜀地區的金沙遺址,迄今已經出土了2000餘件玉器,唯獨有一件做工精妙與眾不同,它就是十節玉琮。令人疑惑的是,3000年前的古蜀人拿著這件玉琮,就好比現代人拿著一件唐代玉器,近兩千公里的距離,它是如何跨越時間和空間穿越而來的呢?
震撼!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有這些新成果
日前,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公布多項取得的考古成果,截至目前,這次發掘共清理出陶俑220餘件,陶馬16匹,戰車4乘、鼓2處、鼓槌1處,漆盾1處、籠箙3處,發現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共計千餘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