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美國與民進黨抹滅台灣人追求愛與和平的能力

By 陳東爾 / 2022-12-30 15:01:21 /
快評
兩岸
美國
民進黨
反戰
摘要: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而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台灣有勇敢的人民,台灣有無窮的生命,我們台灣人永遠都能選擇拒絕戰爭與仇恨,不要讓美國霸權與民進黨台獨勢力抹滅我們追求愛與和平的能力。


◎作者|陳東爾(犇報政治評論員)

xxx2022年7月15日解嚴35周年紀念日,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呼籲民進黨當局正視台灣民眾期待兩岸和平的民意,停止歧視分化的敵對政策。

2022年年底充滿不平靜,彷彿預告2023年仍充滿挑戰。先是解放軍在台灣西南空域發動軍演,並明言演習就是針對美國總統拜登12月23日簽署的《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法案表明未來5年將向台灣提供約100億美元的軍援,還建議邀請台灣參與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過沒幾天,蔡英文宣稱「台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守在全球民主防線最前線」,台灣兵役拍板延長為一年,並將引進美軍現代化訓練方式。

戰火無情,美國拱火挑撥戰爭,受苦的盡是人民,烏克蘭眼前的家破人亡將是台灣未來的樣子。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為對抗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而向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烏克蘭深陷美國拖垮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世界銀行估計烏克蘭重建將需要至少3490億美元,這是烏克蘭2021年全年經濟總量的1.5倍。而據聯合國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已超過786萬名烏克蘭人因戰爭而被迫離鄉背井。

但台灣可以不是烏克蘭,因為中國大陸也不是俄羅斯。一直以來,中國大陸不斷強調「和平統一」是處理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兩岸也曾以「九二共識」求同存異,擱置因內戰而遺留的歷史政治分歧,締造兩岸和平往來的可能性。但為什麼兩岸明明有和平往來的選擇,台灣仍要朝著以仇恨、暴力、殺戮、毀滅、傷痛、死亡所構築的戰爭前進呢?

xxx這是3月8日在波蘭華沙國際會展中心拍攝的為烏克蘭人搭建的簡易床鋪。圖源:新華社

太平洋基地論:欲控制中國,必先控制台灣


美國妄想台灣的歷史比大多數人想的都來得早。早在1850年代,美國東亞艦隊司令馬修.佩里就曾建議美國占領台灣。馬修.佩里何許人也?就是日本1853年「黑船事件」中,用船堅炮利強逼日本開國的那位美國准將。佩里認為,讓日本屈服只是第一步,台灣才是美國在東亞航線上最重要的基地,佩里露骨地稱:「只要配備海軍,就能控制台灣,確保商業來往,也能抵擋中國進入台灣。」佩里因此提出「欲控制中國,必先控制台灣」,並創立「太平洋基地論」。

xxx時任美國東亞艦隊司令的馬修·培里(1794-1858),因率領黑船艦隊脅迫日本打開鎖國而聞名。圖源:維基百科

知名的麥克阿瑟是「太平洋基地論」的推崇者。麥克阿瑟曾在1950年8月29日,在紐約時報發表他的論點:台灣是美國太平洋戰略,讓其成為美國平靜湖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假使失去台灣,讓它成為敵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或潛水艇基地的話,那麼夏威夷、中途島和從關島到菲律賓都將不保。1951年,麥克阿瑟在他被開除指揮官的聽證會中,再度指出當中共介入韓戰時,陸權韓戰已經被海權韓戰取代,成為太平洋海權爭逐的戰鬥,麥克阿瑟再次提出「失去台灣,便失去太平洋」。

xxx麥克阿瑟在國會演講。圖源:網路圖片

「太平洋基地論」至今仍是美國對台政策的指導原則。2021年8月31日,由台灣外交部與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2021亞太安全對話」中,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就表示:「美國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遵循對台灣的承諾,因為如果失去了台灣,世界就失去了在太平洋擁有安全和保障的機會」

xxx右邊為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圖源:翻攝自直播畫面

兩岸歷經內戰、冷戰,留下兩岸分斷的歷史問題,隨著1970年代中美關係改善,美國藉由「戰略模糊」處理兩岸關係,也讓兩岸關係走向和解創造空間。如今,美國在零和思維下,認為中國的崛起(或說復興)將對美國造成威脅。因此美國除先後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科技封鎖,更把台灣視為對華遏制戰略最重要的棋子。

近幾年,美國的對台政策從「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藉由一系列涉台法案挑戰「一個中國」底線,逐步提高訪台官員的層級,加強對台軍售,而民進黨政府毫無保留的迎合美國政策,讓對抗中國的「印太軍事聯盟」逐漸成形,讓台灣離戰爭越來越近。

民進黨如何綁架台灣走向戰爭?


美國想把台灣當作對華遏制戰略的棋子,也得台灣願意配合才行。於是我們看到民進黨自2016年全面執政以來,最重大的施政就是把大陸形塑為「敵國外患」,藉由側翼網軍鋪天蓋地的帶風向,加上來自美國等西方媒體持續的對中國大陸的負面報導,並把國民黨的兩岸和解路線扣上「親中賣台」的帽子,在台灣內部成功營造「恐中、反中」的政治氛圍。

在這背景下,民進黨政府打著「捍衛台灣民主」的旗幟,進行一連串「逆民主化」的改革,先在2018年修惡《國安法》,2019年年末增修《反滲透法》,造成台灣人民與媒體人人自危,形成「寒蟬效應」,所有來自民間對政府的批判,包含社會運動、對政府的檢討與監督、所有對美台關係的警惕、對兩岸和解路線的倡議,都被視為中共的認知作戰,被打為外部敵人的協力者,搞得全台瀰漫檢肅「中共同路人」的社會氛圍。

xxx2022年8月3日下午,裴洛西參訪景美人權園區,遭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在園區門口集結抗議,指出正是美國當年在國共內戰與冷戰中支持反共的獨裁國民政府,才造成台灣的白色恐怖政治肅殺。圖片來源:兩岸和平發展論壇

尤其2019年3月在香港爆發的反送中運動,美國更在香港抗爭中加油添火、推波助瀾,民進黨也在台灣加強反中宣傳,蔡英文更在2020年以817萬票(得票率57.13%)的最高得票記錄連任成功,以一黨獨大的姿態更加為所欲為。民進黨執政以來,以政黨法解散「政治團體」逼迫小黨退場,罔顧民意強行通過美國萊豬、更下架中天新聞台,打擊媒體監督政府的「第四權」。連曾經是綠營網軍密集作戰的PTT八卦版,只因為風向對民進黨不利,都能被抹紅。

xxx2019年BBC在香港的採訪中,有位看完紀錄片《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的女生邊擦眼淚,邊說出希望香港未來能像烏克蘭一樣有好結局。圖源:網路圖片

民進黨透過塑造仇恨、加強兩岸對立,讓台灣社會彷彿重回解嚴前兩岸對抗的局勢。2022年解嚴35周年的紀念活動上,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周弘奇就表示,「解嚴」35年來,兩岸之間人民往來交流緊密,兩岸經貿依存度非常高。甚至兩岸曾以「九二共識」求同存異,解決因國家內戰而遺留的政治分歧。但近年來,台灣再度走回戒嚴時的肅殺,讓人擔憂隨著兩岸內戰緊張危機爆發,台灣會不會又重回白色恐怖戒嚴。

台灣永遠都能選擇和平


陳明忠先生是台灣知名政治犯,曾因白色恐怖兩度坐牢且遭遇嚴酷刑求,按照民進黨的白色恐怖敘事邏輯,這樣的政治犯理應對國民黨恨之入骨,但陳明忠卻在2005年時赴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表演講,呼籲國民黨有責任解決發生這些悲劇的歷史根源。台灣的白色恐怖悲劇與軍事戒嚴體制,其根源皆來自兩岸的敵對狀態,不解決這種敵對狀態,台灣就不可能告別歷史的悲劇。因此進行兩岸和解,就是作為台灣執政黨不可避免的責任,主動發出和平的呼聲,才是尋求台灣發展的真正解藥。

陳明忠的呼籲,促成後來連戰訪問北京並展開「破冰之旅」,締造了兩岸日後相互往來的交流盛況。這段「破冰之旅」的歷史意義,在台灣島內反而是嚴重被低估,致使如今的島內軍事對峙再起,而再戒嚴的疑慮也始終烟硝不散。

xxx2005年2月27日國民黨邀請二二八事件當事人陳明忠先生現身說法。會中陳明忠呼籲族群和解,促成連戰訪問北京展開「破冰之旅」。圖片來源:《無悔:陳明忠回憶錄》

如果我們把視野從兩岸拉開到國際,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120多個國家或區域的最大貿易國,在中國倡議「結伴不結盟」下,越來越多國家加入「南南合作」,透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自身發展。尤其,中國提出「以發展促和平」取代美國的「以民主促和平」,越來越多國家深受「民主」所苦,不再相信空洞抽象且迎合美國利益的「民主」,而寧願跟中國一起和平發展,以合作來代替結盟對抗的僵局。

然而中國的和平崛起,在美國的眼裡卻成為「威權擴張」,成為蔡英文口中的「台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守在全球民主防線最前線」。隨著RCEP協定在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一個沒有美國的亞洲正在形成,尤其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都是大陸,民進黨政府越是以美國的利益為主,就越遠離台灣民眾的切身利益。暴露民進黨政府主權論述的虛妄性與欺騙性,所謂守護「台灣民主」,就只是迎合美國「打台灣牌」,甘願淪為美國對華遏制戰略的棋子。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而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台灣有勇敢的人民,台灣有無窮的生命,我們台灣人永遠都能選擇拒絕戰爭與仇恨,不要讓美國霸權與民進黨台獨勢力抹滅我們追求愛與和平的能力。

◎作者|陳東爾(犇報政治評論員)
◎編輯|海綿君

【您可能有興趣】
美國正落入的並非「中國陷阱」而是「霸權陷阱」
花俊雄:台海能否免於一戰?
《紅色青春》:跨越白色恐怖歷史鴻溝,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
台灣歷史真相不在民進黨的電影院裡,而在這位95歲老人的呼聲裡
楊渡:台灣走在危險的鋼索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