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落入的並非「中國陷阱」而是「霸權陷阱」|海外通訊

By 花俊雄 / 2022-10-27 16:41:31 /
美國
中美關係
摘要:

把美國目前的狀態稱之為陷入「中國陷阱」並不完全準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錯誤認知。世界正在進入大變革時代,而這個大變革並沒有朝向完全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向發展,美國霸權道路的障礙是全世界。因此,如果說美國正在落入戰略陷阱之中,這個戰略陷阱就是「霸權陷阱」!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美國權威的《外交事務》雜誌(Foreign Affairs)9/10月份百年刊號刊載了一篇題為〈中國陷阱:美國外交政策與零和競爭的危險邏輯〉(The China Trap: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erilous Logic of Zero-Sum Competition)的長文。作者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是康乃爾大學政治學教授、曾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局顧問,她被認為是美國新生代中國問題專家中比較溫和理性的學者代表之一。

xxx圖源:《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網頁擷圖

與中國競爭吞噬美國的外交政策


文章開首便指出,與中國的競爭已經開始吞噬美國的外交政策。美國政客和決策者面對一個近乎同級而利益和價值觀與美國大相徑庭的競爭對手,變得如此關注於對抗中國,以至於他們有可能忽視支撐美國戰略的積極利益和價值觀。目前的進程不僅會導致美中關係無限期惡化,災難性衝突的危險日益增加,而且還可能破壞美國在世界上領導地位的可持續性,以及美國社會和國內民主的活力。

白潔曦教授認為,一個更強大的中國成為華盛頓政策制定者和戰略家們(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政府)的核心關切當然是有充分理由的。然而,合理的警告有可能演變成一種反射性的恐懼,可能以適得其反、最終有害的方式重塑美國的政策和社會。美國外交政策已經變得被動起來,轉著圈,而不是朝著一個理想的目標前進。美國對於自己的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也沒有就美國應該如何與世界打交道達成任何表面上的國內共識。

美國及其合作伙伴必須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而不是中國提供的方案。然而,對抗中國每一項倡議、計畫和挑釁的本能仍然占主導地位,排擠了重振包容性國際體系的努力,而這一體系將在全球實力轉變和發展的同時保護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

華盛頓經常落入這樣一個陷阱:試圖在全球範圍內對抗中國的努力,卻不了解當地政府和民眾的需求。由於缺乏與對其可支配資源的現實評估相一致的前瞻遠景,它難以確定各領域和區域的優先次序。由於紛爭不斷的地緣政治使得在全球挑戰上取得必要的進展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經常會損害自己更廣泛的利益。長期的風險在於,美國將無法不陷入國內不寬容和國外過度擴張的習慣的情況下,管理長達數十年的競爭。在試圖超越中國而反制中國的過程中,美國可能會削弱其優勢,模糊本應成為美國持續領導地位基礎的願景。

xxx康乃爾大學政治學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圖源:康乃爾大學

美國政府應致力改革包容中國的國際體系


白潔曦教授指出,評判政策的依據應該是它們是否進一步向這個世界邁進,而不是它們是否損害了中國的某些利益或為北京提供了某些優勢。美國政府不應懷舊地回顧其過去的卓越地位,而是必須通過行動和言辭,致力於實現一個改革後的國際體系的正和願景,包容中國,並滿足應對共同挑戰的生存需求。

這並不意味著要放棄精心策劃的遏制中國侵略、增強抵制中國脅迫的能力以及加強美國同盟關係的努力。但與此同時,還必須與北京方面進行有意義的討論,不僅要討論危機溝通和降低風險,還要討論看似合理的共存條件和國際體系的未來——北京方面必然會在塑造這種未來發揮一定作用。一個包容和積極的全球願景既能約束競爭,又能明確中國必將失去什麼。否則,隨著兩國關係的惡化和威脅感的增強,零和競爭的邏輯將變得勢不可擋,隨之而來的升級螺旋將損害美國的利益和美國的價值觀。

隨著美國對中國的事態發展做出反應,美國的政治和政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華盛頓對北京的行動採取了一系列懲罰性行動和保護性政策,從關稅和制裁到對商業和科學交流的限制。在這個過程中,美國進一步偏離了長期以來一直是比較優勢的開放和非歧視原則,同時強化了北京的信念,即美國永遠不會容忍一個更強大的中國。北京認為,只有通過長期的鬥爭才能說服美國人與強大的中國共存,而華盛頓則認為,它必須制衡中國的力量和影響力以捍衛美國的首要地位。其結果是一個下降的螺旋,每一方為加強其安全所做的努力都會促使另一方採取進一步措施來加強自己的安全。

正因為中國日趨堅決的政策,美國對華政策也變得更加激進,中國在美國外交政策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例如,歐巴馬政府宣布「重返亞洲」,以幫助美國在亞洲獲得更多戰略利益,而川普政府則譴責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發起美中貿易戰,目的是削弱中國的經貿影響力。截至目前,拜登政府選擇持續川普時期的對華政策主要基調,包括關稅、出口管制和簽證限制。並在安全方面建立了奧庫斯(AUKUS美、英、澳三邊安全協定)、四方安全對話(美、英、印、澳、)及五眼聯盟(美、英、加、澳、新)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國。與中國外交界一樣,美國決策者一致將克制和謙遜視為軟弱。雖然大多數政策制定者並不尋求加深美中危機並發動新冷戰,但公共輿論認為,一場嚴重的危機或多或少是不可避免的。

xxx2022年5月22日,「全亞洲反對美國及日本對亞洲的侵略與宰制運動」日本當地團體上街遊行,抗議5月23日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圖片來源:Yoshio Nakamura臉書

台灣或將成為美中關係危機的引爆點


白潔曦教授認為,台灣或將成為美中關係危機的引爆點。中國已圍繞台灣問題多次發出威脅性聲明。美國給予台灣的支持加劇了中國大陸的緊迫感,使其認為有必要警告台灣,以遏制日益增長的美台關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與拜登總統通話時奉勸美國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因為「玩火必自焚」。

白潔曦教授向拜登政府和美國決策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1、美國需要明確指出,中國對他國的任何武力或其他形式的威脅將會導致嚴重後果。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應加強威懾力,同時澄清其「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2、在向台灣提供援助以增強其韌性的同時,美國應避免將台灣問題描繪成重要利益。以防止北京認為華盛頓試圖利用台灣來遏制中國。此外,華盛頓應明確表示其主要目的是解決兩岸分歧,維持和平。

3、華盛頓應與盟友分享美中討論的內容,以防止北京在美國和盟國之間造成隔閡。華盛頓也應當與其盟友就與中國的潛在共存形式達成共識。

4、針對當前美中之間的緊張態勢,美國的行動與言辭須保持一致,以便維持和提高其公信力。此外拜登政府在輿情上應表現得更加先發制人,包括不給北京更多批評其虛偽和採用雙重標準的機會。

5、華盛頓需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援助,而不僅只要求這些發展中國家不與中國合作。

6、維持美國在全球化世紀的領導地位需要華盛頓勇於承認其缺點和錯誤,如入侵伊拉克。

7、華盛頓須努力重建兩黨對美國參與國際體系的支持。

xxx圖為2022年3月18日,拜登與習近平為了烏克蘭戰爭舉行視訊通話。在2022年7月28日晚的中美元首第五次通話中,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的歷史經緯明明白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和現狀清清楚楚。圖片來源:新華社

美國過度熱衷對抗中國將破壞國際體系


白潔曦教授認為,當美國重新思考其國內和國家目標時,它應該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而不是擊敗中國。然而,充實它所尋求的包容、積極的世界願景,也將是澄清美國歡迎或接受中國倡議、而不是條件反射性地反對這些倡議的條件的第一步。兩國利益和價值觀的分歧仍將導致美國反對北京的許多活動,但在反對的同時,美國應明確表示,願意就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條件進行談判。美國不能把如此大的影響力拱手讓給北京,以至於國際規則和制度不再反映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但如今更大的風險在於,過度熱衷於對抗中國的影響力,將破壞國際體系本身,因為它既會陷入癱瘓,又會促成大國做出其他安排。

美國必須做更多的事情來增強其榜樣的力量,並確保為對抗中國而採取的措施不會因為落入試圖超越中國的陷阱而破壞這一榜樣。保護性和懲罰性行動,無論是軍事、經濟還是外交行動,都不應僅僅根據它們是否對抗中國,還應該根據它們如何影響更廣泛的體系,以及它們是否反映了對美國原則的忠誠。

白潔曦教授最後用「競爭本身不能成為目的。……如果追求人類的進步、和平與繁榮是最終目標……那麼美國就不需要為了贏而打敗中國。」

白潔曦教授給出的「中國陷阱」定義,指的就是美國因為中美地緣政治博弈對自身的削弱。突出強調的是美國目前的對華戰略政策錯誤。隨著中國加速復興進程,美國對中國一切內外政策都感受到了強烈的擔憂與恐懼,以至於條件反射式地逢中必反,更像是驚弓之鳥。近年來美國對華影響力政策措施,都是專注於對中國發展的恐懼。因此,採取的是打壓政策,打壓中國的結果,就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自然就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實際上就是兩敗俱傷的打法。而這一點中方早就警告,中美任何形式或領域的對抗,都不會有贏家。中美之間早就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美國政府近年來的對華政策措施,一方面是有損於美國的形像,不惜以破壞世界局勢和規則秩序的方式來打壓中國,不僅傷及中美兩國,同時也是對世界的最大破壞。

xxx圖為2021年4月10日,中美選手參加乒乓球友誼賽。圖源:新華社

美國陷入自己挖的「中國陷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中美關係有一千個理由必須搞好,而沒有一個理由搞壞。他指明了中美的正確相處之道,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9月19日與美中關係委員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國商會代表成員進行座談交流時強調,中國對美政策是確定的;中國繼續加強兩國經貿合作的態度是確定的;中國同美方開展多邊協調的意願是確定的。當今中美關係惡化,源頭來自美國。白潔曦把美國目前的狀態稱之為陷入「中國陷阱」,當然,這個陷阱並非中國所挖,而是美國挖坑自埋。

當今世界局勢錯綜復雜危機不斷而又難解的矛盾、難題、衝突,歸根結柢都是拜美國所賜。不管是「美國第一」還是美國長臂管轄,都是世界所不能接受的,而美國的霸道與無賴,顯然已經失去了一個世界大國應有的擔當。實際上,這是對世界民主政治、人權價值的最大衝擊。

而美國政府以行政手段,以冷戰方式打壓中俄等國家,則是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體系的最大破壞。這就是在自毀意識形態、價值觀,這是美國賴於發展和強大的基礎。反應到美國社會,就是美國內部的民主價值觀的撕裂,美國社會的撕裂,以及兩黨的極化對立,這也加劇了美國國力的衰退。

近來熱炒的美國「內戰」,絕非空穴來風,一旦美國失去了霸權,制定一切內政外交政策的基礎也就垮台,一切政策和戰略都得推倒重來,美國就喪失了長期保持絕對依靠優勢的最大基礎。可以說,美國霸權完全喪失之日,很可能就是美國分裂內戰之時。

xxx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大量美國民眾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圖片來源:新華社,攝影:劉傑

美國落入的並非「中國陷阱」而是「霸權陷阱」


其實把美國目前的狀態稱之為陷入「中國陷阱」並不完全準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錯誤認知。

不可否認,美國目前的冷戰思維與中國有關,美國的霸權流失也與中國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中國並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反對美國霸權世界的國家,反對單邊主義和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全球化進程,以及建立多極世界格局,恰恰是當今世界普遍的共識,即使是美國的西方盟友也是如此。

可以說,美國永久性獨霸世界也好,以實力地位領導世界也罷,又還是「美國第一」「美國至上」之類的戰略都會使得美國孤立。

冷戰後開啟了美國獨霸世界的局面。可正是獨霸世界戰略削弱了美國國力和美國霸權,美國可以為所欲為不可一世的獨霸世界局面,實際上也就僅僅維持了十幾年的時間。這十幾年則正是美國開始從強到走向衰退的時間。

自2008年歐巴馬推出亞太戰略再平衡開始,就已經意識到了美國霸權難以為繼。用他的話說就是「這個世界轉得太快已經控制不住了」。正所謂,世界霸權就像手裡的沙子,攥得越緊流失得就越快,攥到最後手裡留不下幾粒。

為了鞏固美國霸權,川普發動了貿易戰,可這並沒有讓世界接受「美國第一」原則,反而讓國際社會更強烈反對單邊主義維護多邊體系。到了拜登時期,主題依然還是重塑美國領導力,這表明美國人自己完全意識到了自己的霸權地位不保。

拜登用了近兩年時間也並沒有真正建立起霸權聯盟,反而讓自己陷入了與中俄正面對抗,不要說歐洲獨立自主的意志更強烈,就是追隨美國建立霸權聯盟,與中俄的體系性對抗,也並不符合美國利益,也等於是一個戰略陷阱。

世界正在進入大變革時代,而這個大變革並沒有朝向完全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向發展,歐洲國家並不支持美國的單極霸權世界,而非西方國家則更是與美國保持距離,可以說,目前正在與中俄鬥法的美國正變得越來越孤立。

從以上來看,中俄並非美國永久性獨霸世界的唯一障礙,美國霸權道路的障礙是全世界。因此,如果說美國正在落入戰略陷阱之中,這個戰略陷阱就是「霸權陷阱」,而非「中國陷阱」,而這個坑是美國自己挖的!

【您可能有興趣】
花俊雄:台海能否免於一戰?|海外通訊
《台灣政策法案》製造一中一台,將成為武統催化劑
中美能否在理性範圍內作為競爭對手?
當美國失去西太平洋─美中第二島鏈的新均勢
和平統一的希望未到盡頭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