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離城市200公里遠的新疆深山美麗峰
米力別克家世代以放牧為生,春夏秋驅牛馬逐水草而遷,入冬後返回美麗峰的背風坡下,借它的遮蔽熬過風雪酷寒。美麗峰很遠,距離最近的布爾津縣城有近200公里山路,藏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群山深處,
哈薩克族牧民米力別克·哈楞別克在美麗峰下住了大半輩子。美麗峰很遠,距離最近的布爾津縣城有近200公里山路,藏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群山深處,
據新華社報導,米力別克家世代以放牧為生,春夏秋驅牛馬逐水草而遷,入冬後返回美麗峰的背風坡下,借它的遮蔽熬過風雪酷寒。在積雪動輒達數米的深山,「美麗峰就是我家的守護神。」米力別克說。
過去,米力別克「沒有要緊的事絕不出山」,因為「出趟山就像受場刑」。可每年的第一場雪後,牧民們都不得不結伴下山,把過冬的儲備糧和必備品拉回山裡,這是「躲不過去的苦」。
野外是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裹緊皮大氅、備足暖身酒、湊足五六輛扒犁,牧民們才敢出發。風卷雪粒紮得人臉疼,他們會臥在扒犁上,減少臉和風的接觸面積,任識途老馬引路。
雪蓋松、山白頭,馬拉著人犁出一道黑線。這路一天走不完,人們在一處背風山窩壘起了兩三間石頭房子,供路人熬過氣溫更低的夜,躲開可能遇見的熊和狼。
十幾年前,當地政府在美麗峰所屬的禾木村開發旅遊,進出山的路漸有變化。拓寬過的柏油路從山外直通村裡,無雪季駕車僅需三四個小時,即便趕上大雪天,24小時清障的專業隊伍也能保證車輛通行無虞。
路愈通,見到美麗峰的人愈多,名氣也就大了。儘管與村裡尚有20公里未硬化的山路,但想一睹美麗峰姿容的遊客並不介意在馬拉扒犁上再晃1個小時。想要進屋喝茶望山,或住上一宿的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米力別克的家門便也隨之敞開,他陸續改造出4間木屋用作旅遊接待。
客逐美麗峰而來,牧民們也更重視環境保護。兩年前,米力別克家添了鍋爐,各屋都裝了暖氣片,「比以前的火牆、火炕乾淨,也更暖和」。去年秋天,碗口粗細的線路鋪進院子,長明電取代了太陽能電池板,他估計今年應該能通上下水,「等條件更好了,客人會更多。」
眼下,米力別克家的收入裡,旅遊接待差不多占到一半,但他也沒撂下牧業。他和幾戶牧民共建了白頭種牛養殖合作社,旅遊熱的夏秋季雇人進山代牧,開始窩冬後自己照料。「人得兩條腿走路,一條腿總是會不穩。」他說。
遠山見人,山人亦見遠方。米力別克的兒子烏拉哈提在縣裡讀初中,普通話比父親好得多,是家裡和遊客交流的「主力軍」。自小長在山深雪厚的美麗峰下,他和父輩一樣,能熟練使用傳統毛皮滑雪板。不同的是,他還有一副當下時興的單板滑雪板,是一年前接待的上海遊客送給他的。
這個冬天,禾木村的滑雪場迎來了首滑,在不久的未來,烏拉哈提的訓練場地也將從自家屋後的山坡轉去專業雪場。「也許我將來會成為一個滑雪運動員,可誰知道呢?」他說。
毫無疑問,未來,他所見的世界寬過祖輩踏過最廣的美麗峰牧場。
【延伸閱讀】
‧ 雲南怒江:地球褶皺裡的「中國脫貧奇跡」
‧ 11年前那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
‧ 大陸扶貧劇爆紅!衛星告訴你真實的《山海情》是什麼樣
‧【犇報專題】易地搬遷式扶貧
‧ 中國960萬易地搬遷人口脫貧,為什麼可說是人類兩大世界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