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全球關稅風暴:既要貿易順差,又要工業回流,還要美元霸權

摘要:

眼前川普關稅風暴襲捲全球,既要貿易順差,又要工業回流到美國,還要捍衛美元霸權,中國大陸則早就表明態度:「如果美國想要戰爭,無論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任何其他類型的戰爭,我們都準備戰鬥到底。」眼前,「東升西降」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捲動全球下拉開序幕。

xxx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圖源:臉書粉專「The White House」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於美東時間4月5日0時1分起,對超過180個國家與地區輸入的產品課徵10%的基準關稅,並將從美東時間4月9日0時1分起,針對中國大陸、台灣及歐盟等對美貿易出超大國,祭出懲罰性關稅,直到川普認定的貿易威脅與非對等待遇已化解或減緩為止。川普將4月2日稱為「解放日」,表示這天是「將被銘記為美國產業重生、美國奪回命運、以及讓美國再度富裕的一天。」

而美對等關稅計算方式則為「2024對美貿易順差額」除以「2024對美出口總額」再除以二。以中國大陸為例,即2954億美元除以4389億美元除以二等於34%;台灣則為即739億美元除以1163億美元除以二,即得到32%。川普第一任的白宮貿易顧問霍金路偉形容,「這是我們一生中見到的單一最大規模貿易行動;這對地球上所有國家從事貿易的方式,是相當劇烈又重大的轉變」。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四日表明,關稅對經濟、通膨可能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預期,美國經濟恐面臨通膨攀升與經濟成長放緩。鮑爾四日表示,進口關稅恐至少暫時導致通膨攀升,影響也可能更持久,「我們有義務確保物價的一次性上漲,不會成為持續的通膨問題」。

xxx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圖源:臉書粉專「The White House」

中國大陸: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


面對川普關稅來襲,中國大陸於4月4日作出強硬回應,大陸商務部、海關總署等相繼發布多項措施,反制「對等關稅」:

一、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

二、向世貿(WTO)提出訴訟;

三、以國安為由,對高點航空技術等16間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四、對美國斯凱迪奧公司、BRINC無人機公司等11家涉台軍售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五、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對原產於美國、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球管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六、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七、大陸海關總署以檢出禁用藥物等為由,暫停6間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一家為高粱,三家是禽肉骨粉,兩家是禽肉產品。

八、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已立案調查杜邦中國集團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大陸早有宣告: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有別以往,大陸往往在美國行政令正式生效後才發布命令,此次大陸發布反制令的時間為4月4日下午,而美國對大陸加徵34%關稅的生效時間則為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00:01。等同於無視川普政府保留的談判窗口,意味「沒啥可談」。

此外,有評論指出,對等回應加徵34%關稅、16間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11間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中重稀土直接管制出口,這四項反制對美國影響最為嚴重。而大陸此次加碼制裁精準打擊,對象全是川普友好往來人士,以及共和黨的基本盤,對美國國內不希望中美打貿易戰的企業暫時都沒有直接涉及。

xxx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圖源:臉書粉專「The White House」

賴政府毫無對策可言


面對川普全球關稅風暴,台灣將被課徵32%對等關稅。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外銷市場,僅次於中國大陸。2024 年台灣對美出口達 1,163 億美元,以此推估,台灣將有約超過千億美元出口將受到高關稅影響。而因「新南向」政策而轉向東南亞設廠的台商,也因越南(46%)、泰國(36%)、印尼(32%)、印度(26%)、馬來西亞(24%)、菲律賓(17%)等遭課徵關稅,影響劇烈。

據報導,川普在說明關稅細節時,再度點名台灣,再次強調台灣搶走美國所有的電腦晶片和半導體生意。川普表示美國曾經是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的龍頭,現在幾乎失去所有市場,而台積電即將到美國投資設廠,將擴大美國的市占率。根據白宮發布說明文件指出,台灣的半導體並未納入此次32%對等關稅範圍,半導體、藥物與木材等項目暫時可豁免。但川普後續受訪時表示,將在「不久的未來推出」。

台灣對美貿易順差主要來源是半導體和電子業,因此,專家評估將受到重創的產業為傳統產業和資通業,包括:自動資料處理機(即俗稱電腦)、電腦零附件、鋼鐵螺釘螺栓、印刷電路板等產業,其中,伺服器及電腦零件組業被點名將受到最大衝擊。

對此,行政院於4月4日宣布將投入880億元作為紓困方案支持工農部門;賴清德則於4月6日晚間發布八分鐘影片,提出五項策略,包括:從「零關稅」談判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提出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台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聽之旅。但評論指出,在川普提出對等關稅之前,台積電已擴大赴美投資,國防預算軍購已提升到GDP3%以上,賴政府還有什麼籌碼能跟美方「交涉」?除了撒幣補助,幾乎毫無對策可言。

xxx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圖源:臉書粉專「The White House」

既要貿易順差,又要工業回流,還要美元霸權


1930年,美國胡佛總統簽署《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將美國2萬多種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了當時美國史上最高,平均關稅從38%飆升到59.1%,該法案引發全球貿易戰,全球供應鏈被破壞,股市崩盤、經濟衰退、失業率飆升,讓當時原本就已衰退的經濟更加嚴重,最終導致全球經濟大蕭條,間接推動法西斯主義在全球崛起。

後來美國小羅斯福上任後推行所謂「羅斯福新政」,透過擴大財政支出創造市場需求,也沒能恢復美國經濟,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政府的戰爭支出加速才讓經濟從大蕭條中復甦,並直到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定簽訂,建立二戰後的國際收支體系,以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始於《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的關稅大亂才算正式結束。

然而當時美國遭遇的問題是產業資本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美國歷經冷戰至今,已從產業資本邁入金融資本擴張階段,如今川普發動關稅戰的邏輯與1930年代的邏輯完全不同。美國今日遭遇的,是全球美元流動遭遇停滯,美元霸權地位岌岌可危的問題。

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只需要發行貨幣,就能低價購買全球商品,並透過發行美債回收在國際流動的美元,補充國內財政赤字和福利政策。然而這樣的運作機制,注定美國就一定得是貿易逆差國,並導致美國國債總額已高達36兆美元。如今,美債越來越賣不動,國際流動的美元越來越少回流美國,外國「無限量買美債」支撐美國的現狀遭遇重重困難。

有評論指出,川普推動「對等關稅」,重點不在談判關稅,而是看誰先表態站隊。也有評論指出,川普利用關稅手段重建美國的製造業。但眼前川普既要貿易順差,又要工業回流到美國,還要捍衛美元霸權。為此,川普需要在世界範圍內先引發經濟衰退,利用可能到來的戰爭危機與對大宗商品的控制力,重新調整美元在全球貿易市場的影響力,同時製造美元的稀缺性,改革當前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方能鞏固美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其中,中國同樣作為產業資本過剩,一龐大崛起的金融資本國家,自從拒絕美國歐巴馬政府提出的「兩國集團」(G2)後,歐巴馬政府便於2012年正式提出「重返亞洲」,中美博弈也越演越烈,中國也逐漸減少購買美國國債,並投資一帶一路國家,與更多國家強化貿易,甚至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定,設定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的石油交易,與美國金融資本展開博弈,嚴重撼動美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對於貿易戰、關稅戰,3月初大陸外交部和駐美大使館,就曾發言表明態度:「如果美國想要戰爭,無論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任何其他類型的戰爭,我們都準備戰鬥到底。」眼前,川普關稅風暴襲捲全球,大陸正面回擊反制,「東升西降」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捲動全球下拉開序幕。

◎兩岸犇報綜合報導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成吉鹿|中國美國的國力比較
川普關稅戰來襲 賴清德想「賣台援美」?
《中國製造2025》讓美國迎來新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忘了來自台灣的晶片吧」 川普稱台積電擬投資美國2千億美元
川普、澤倫斯基與俄烏戰爭背後的美元博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