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夢想建立新美利堅帝國的歷史根源(上)|海外通訊

By 花俊雄 / 2025-02-06 16:57:29 /
美國
川普
摘要:

川普就職美國總統後,其擴張策略令人驚詫。不少人認為,這又是一場虛張聲勢。但只要對美國發展史稍有認識,就知道川普的擴張主張有其歷史根源。全文因篇幅關係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犇報編按


川普就職美國總統後,其擴張策略令人驚詫。不少人認為,這又是一場虛張聲勢。但只要對美國發展史稍有認識,就知道川普的擴張主張有其歷史根源。

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花俊雄在本文中指出,從獨立戰爭至今,美國通過購買、條約劃界、戰爭等方式實現了它的大幅擴張,從東部沿海13州殖民地發展成為地跨兩洋的廣袤大國。這部國土擴張史見證了美國的成長與發展,也反映了國際政治格局的變遷。如今,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領土面積第四大的國家。

1989年老布希曾派兵入侵巴拿馬,逮捕巴拿馬最高領導人曼紐爾·諾瑞加到美國審判。川普稱不排除以武力奪回巴拿馬運河,不能等閒視之。美國想要併吞加拿大,則是一直藏在歷史裡的老野心;買下格陵蘭島,更是美國長達百年的未竟事業。

川普夢想建立一個新的美利堅帝國,「讓美國再次偉大」,提出奪回巴拿馬運河、吞併加拿大、購買格陵蘭島、更名墨西哥灣的「四大宏願」,但都沒有獲得熱烈響應,看來川普只能徒呼奈何。全文因篇幅關係分為上下篇,本文為上篇。

xxx《美利堅向前行》(American Progress),由約翰·賈斯特(John Gast)約在1872年時所繪製。圖中天使般的女人,被視為美國19世紀時的擬人化象徵,帶著「文明」之光與拓荒者一同西行,拉起電的同時,印地安人以及野生動物竄逃入前方的黑暗中。圖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川普夢想建立新美利堅帝國的歷史根源(上)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1月20日,川普就職美國第47任總統,標誌著川普2.0時代正式開啟。川普2.0時代將帶給世界最顯著的變化是什麼?川普在就職演說以及簽署的總統令中說得非常清楚,除了明顯提高關稅政策之外,最令人驚詫的就是將推行擴張策略。川普一再提到要奪回巴拿馬運河,吞併加拿大成為第51個州,購買格陵蘭這個世界最大的島,並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表示美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始,美國將很快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偉大、更強大、更卓越,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川普拒絕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的可能性,就加拿大而言,川普表示,出於美國國家安全的考慮,他可以使用「經濟力量」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

不少人認為,這似乎又是一場虛張聲勢,誇誇其談的夢囈,但只要對美國發展史稍有認識的人就知道,川普這些主張其來有自,有其歷史根源。美利堅合眾國從東部沿海13州殖民地發展成為地跨兩洋的廣袤大國,歸根結底可以概括是巧取豪奪、不斷擴張的結果。

xxx美國獨立之初的13州。圖源:網路圖片

美國歷史上「購買」巧取的領土擴張


1776年7月4日,北美13個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獨立,此時,美國領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個州的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並先後把13個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劃歸美國,使美國領土達到230萬平方公里,約占現在美國本土面積的30%。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剛剛成立的美國很快就走上了領土擴張的道路。在行進的過程中,美國以戰爭和金錢交相為用的方式,不斷擴張,現僅舉其犖犖大者為例加以說明。

1803年美國傑佛遜總統從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以約1500萬美元(約合8000萬法郎)的價格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這片土地面積達214萬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不到6美元,每英畝3美分),範圍包括現今阿肯色州、密蘇里州、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河以西、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內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北部、奧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及懷俄明州部分地區、科羅拉多州洛磯山脈以東、加拿大緬尼托巴、沙士吉萬、亞伯達各省南部之密蘇里河流域地區,以及和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兩岸(包括新奧爾良市),使美國的領土面積瞬間擴大一倍多。這一事件被稱為「路易斯安那購地」(Louisiana Purchase),是美國領土擴張的里程碑。

xxx現代美國地圖,白色區塊為路易斯安那購地範圍。圖源:維基百科

拿破崙之所以要賣掉整個路易斯安那地區,是當時的世界局勢對法蘭西第一帝國不利,1801年,拿破崙派遣進攻海地的遠征軍失敗,幾乎全軍覆沒,法國元氣大傷。另外,歐洲大陸以英國為首的反法蘭西帝國同盟也氣勢高漲,法蘭西帝國一時已經無力遠征北美。為了避免遠洋戰爭耗損,不得不放棄這塊可能守不住,並且守住代價太高的土地,不如出售,換取一大筆錢划算。

對美國而言,邁出領土擴張的第一步也很重要,因為這片土地正好位於北美大陸的心臟地帶,購買路易斯安那地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這一購買,不僅使得美國真正找到作為大國的重心,並使密西西比河成為美國的內河。

xxx圖為1804年繪製的路易斯安那地圖。圖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低價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之後的美國,將目標投向了美國南部的佛羅里達區域。當時佛羅里達的統治者西班牙,不同意美國的購買計劃。然而,在1808年法西戰爭爆發,西班牙大部分本土領域被法國占領,無心再去管轄北美佛羅里達。美國人趁機大批遷入佛羅里達,憑借軍隊和人口遷徙的優勢,西班牙人的抵抗越來越無力,逐漸被趕出去。1819年,美軍占領了佛羅里達的西北部城市彭薩科拉,昔日的海洋霸主對這塊領土的統治已經是名存實亡,不得不簽訂條約出讓。最終美國以5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超過15萬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xxx佛羅里達州。圖源:網路圖片

1784年,俄羅斯人穿過白令海峽,在三聖徒灣建立居民區,1799年阿拉斯加歸屬俄國。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英國因為美國奪去了大塊殖民地耿耿於懷,企圖分裂美國,便暗中幫助南方美利堅聯盟國獨立。俄國由於克里米亞戰爭輸給了英國,便支持林肯領導的北方美利堅合眾國統一,派艦隊駛入紐約和舊金山港,使美國海岸線加強了防禦,對歐洲各國造成了一定的威懾。俄國一直認為阿拉斯加是塊只有冰川的不毛之地,寒冷和貧瘠的土壤難以擴大它的經濟價值,而且還要時刻提防英國的入侵。所以,美國內戰結束後,俄國艦隊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xxx憑藉這張支票,美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向俄羅斯購買近60萬平方米的阿拉斯加。圖源:美國國家檔案與記錄管理局

因為阿拉斯加氣候寒冷、人煙稀少、當時也沒有發現什麼礦產,因此很多美國人和國會議員都反對購買。但國務卿西沃德(William Henry Seward)認為美國的擴張要從獨立的領土兼併轉為海洋的商業擴張,擴張方向要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美國真正的目標是要建立世界性帝國,購得阿拉斯加正是服務這一目標。時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索姆奈(Charles Sumner)認為購買阿拉斯加是美國占領整個北美的重要步驟。兩人的角度不盡相同,但總的擴張目標是一致的。

美國歷史上戰爭豪奪的領土擴張


如果說「購買」式的領土擴張是趁人之危的「巧取」,那麼通過戰爭打敗敵人進行擴張就是赤裸裸的「豪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墨戰爭」和「美西戰爭」。

墨西哥在美國的南部,當時非常弱,1845年美國總統詹姆斯·波爾克(James Polk)是非常激進的擴張主義者,他試圖奪取整個北美西南部地區,包括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全境,美墨雙方隨即在1846年5月發生戰爭,墨西哥戰敗。1848年墨西哥被迫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割讓現今的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和猶他州全境,以及今天的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美國同意為戰爭的物質損失支付1500萬美元,並承擔墨西哥政府已欠美國公民的325萬美元的債務,共計1825萬美元。墨西哥放棄了對德克薩斯的要求,接受格蘭德河作為與美國的北部邊界,由此墨西哥損失了它55%的領土。1845年,美國與德克薩斯共和國簽訂條約,德克薩斯以共和國的身份加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28個州。這使得美國的領土再次大幅擴張。

xxx吞併的墨西哥領土。圖源:網路圖片

1898年4月至10月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爆發了美西戰爭。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在「進步主義」和「海權論」的推動下積極擴軍備戰,逐漸成為帝國主義軍事強國。與此同時,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開始衰落並加緊鎮壓殖民地人民,美國遂以此為藉口進行武裝干涉,意圖奪取古巴和菲律賓等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2月15日,美國軍艦「緬因號」在古巴海面爆炸沉沒,美國以此為由挑起與西班牙的爭端;4月24日,美西兩國最終開戰。美海軍4月30日駛抵菲律賓馬尼拉灣口,5月1日全殲在此的西班牙艦隊。另一路美國海軍於6月抵達聖地亞哥港,封鎖了港內的西班牙海軍。在美國陸軍攻取埃爾卡納和聖胡安山,包圍聖地亞哥城後,美海軍於6月30日發起總攻,全殲港內的西班牙海軍。接著,美國從本土派軍支援菲律賓,在菲律賓起義軍的協助下,於8月13日攻取馬尼拉。10月12日,美西兩國簽訂《巴黎和約》,美國據此占領了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和關島等西班牙殖民地。

美西戰爭後,美國在西半球的霸權更加鞏固,在遠東和太平洋開始擴張,美國的擴張也開始由大陸轉向海洋,並開始參與帝國主義在全球的爭霸。

在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簽署了吞併夏威夷群島的條約。1900年夏威夷獲得了自治領地的地位,1959年,夏威夷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個州。

總之。從獨立戰爭至今,美國通過購買、條約劃界、戰爭等方式實現了它的大幅擴張。這部國土擴張史見證了美國的成長與發展,也反映了國際政治格局的變遷。如今,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領土面積第四大的國家。

xxx美國領土擴張史。圖源:百度百科

美國曾逮捕巴拿馬實際最高領導人


但川普顯然不以此為滿足,他接二連三地發出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不排除以武力奪回巴拿馬運河,不排除以武力強購格陵蘭,要以經濟力量並加拿大為美國第51個州等驚世駭俗的主張,這些主張能否兌現頗堪質疑。

在這四項主張中,最容易落實和阻力最小的就是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一事。墨西哥灣與古巴、墨西哥東部各州—塔毛利帕斯、委拉克魯斯、塔巴斯科、坎佩切、尤卡坦、和金塔納羅奧—以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接壤。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謝因鮑姆(Claudia Sheinbaum Pardo)表示,美國應被稱為「墨西哥美洲」,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人對此做出回應。因為,川普要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隨他去,並不涉及任何實質性的利益,沒人會去認真計較。

xxx墨西哥灣。圖源:Google地圖

其次是奪回巴拿馬運河。這條運河長82公里。根據美國前總統已故的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和巴拿馬前領導人奧馬爾·托里霍斯(Omar Torrejos)於1977年簽署的一項條約,巴拿馬於1999年12月31日獲得了運河的所有權。根據該條約,美國政府在2000年之前放棄對運河的控制權。該條約授予美國維護和運營運河的權力。任何國家的船隻都可以穿越運河。該條約沒有允許美國接管運河所有權的條款。條約規定,通過運河的費用必須「公正、合理、公平。並符合國際法」。川普表面上是抱怨運河對美國船隻超收費用,實際上是對香港長江和記有限公司確實管理著運河兩個分別位於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側的巴爾博亞和克裡斯托瓦爾港,認為這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川普甚至誣指中國在巴拿馬運河派駐了軍隊。川普稱卡特總統逐步將巴拿馬運河交給巴拿馬是「愚蠢」的。

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Jose Raul Mulino)將川普的指控稱為「胡說八道」,強調運河內「絕對沒有中國的干涉」。他堅稱,「巴拿馬運河及其鄰近地區的每一寸土地都屬於巴拿馬。」

鑒於1989年老布希總統派兵27,000人入侵巴拿馬逮捕巴拿馬實際最高領導人曼紐爾·諾瑞加(Manuel Noriega)到美國審判的前例,川普威脅,不排除以武力奪回巴拿馬運河之說,不能等閒視之。

xxx美國陸軍第508步兵團第一營的士兵從一架C-130E運輸機上跳傘至巴拿馬市附近的空降區。圖源:維基百科

美國想併吞加拿大是藏在歷史裡的老野心


美國想要併吞加拿大的想法不是突然出現的,它是一直藏在歷史裡的一個老野心。

1775年,正值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際,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試圖通過擴張來鞏固其獨立地位。

當時的加拿大尚為英國的殖民地,美國希望通過戰爭將加拿大納入其版圖,不僅可以擴展領土,還能削弱英國在北美的勢力。

然而,美國低估了加拿大對英國的依賴以及英國軍隊的迅速支援。在進攻魁北克等重要地區時,美軍遭遇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在英國援軍的夾擊下慘敗,被迫撤退,放棄了吞併加拿大的計劃。

幾十年後,1812年,美加戰爭再次爆發。這次戰爭的背景更加複雜,歐洲的拿破崙戰爭剛剛結束,英國不得不集中精力應對本土安全問題。

美國認為這是一個占領加拿大的絕佳機會,然而,美軍依舊低估了加拿大的戰鬥力和英國的支援力度。

英軍的迅速反應以及加拿大民眾的堅決抵抗,使得美軍在戰場上屢戰屢敗,最終不得不撤出加拿大。

更糟糕的是,戰爭蔓延至美國本土,英軍甚至攻占了華盛頓,焚毀了白宮。這場戰爭不僅讓美國認識到吞併加拿大的困難,也深刻改變了其戰略思維。

xxx1812年戰爭,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美英戰爭,名義上是美國正式向英國宣戰,然而英國軍隊有50%兵員是加拿大的民兵。圖為1814年8月24日大火之後的白宮。水彩畫由喬治·芒格所作,展於白宮。圖源:美國白宮

經過兩次軍事失敗,美國逐漸認識到,單靠軍事手段無法輕易征服加拿大。

吞併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土不僅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還將帶來沉重的管理和防禦負擔,反而削弱了美國的戰略控制力。

這些反思促使美國開始重新評估其對加拿大的政策,尋找更加務實和有效的合作方式。

1861年至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不僅是美國內部的一場重大衝突,也深刻影響了美國與英屬北美(後來的加拿大)之間的關係。

戰爭期間,美國南方試圖在英屬北美開辟「第二戰線」,派遣特工在英屬北美發動一系列襲擊,這使得邊境局勢異常緊張。

面對來自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壓力,英屬北美各省份意識到只有加強合作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和獨立。

這一時期,各殖民省份開始推進自治的進程,最終在1867年成立了加拿大「自治領」(Dominion)。美國南北戰爭的動蕩促使加拿大加速走向統一和獨立,鞏固了其在北美的地位。

美國南北戰爭不僅促成了加拿大自治領的形成,也讓美加關係在戰略上更加緊密。加拿大通過自治和統一,成為一個獨立且強大的國家,美國則通過經濟和軍事合作,確保了北美的穩定與安全。

這一時期的緊張關係最終轉化為長期的戰略伙伴關係,奠定了現代美加關係的基礎。

xxx1927年自治領日,民眾聚集渥太華國會山莊慶祝加拿大聯邦成立60周年。圖源:加拿大圖書館和檔案館

未完

◎下篇|川普夢想建立新美利堅帝國的歷史根源(下)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川普夢想建立新美利堅帝國的戰略思維
川普驅逐2000萬非法移民,真的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嗎?
成吉鹿|當今世界的風雲人物:拜登、澤倫斯基、川普
川普二度入主白宮後的強硬移民政策令世界不安|對話空間
《中國製造2025》讓美國迎來新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