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美式「公平競爭」,就是有利美國利益最大化

By 新華社 / 2021-11-02 18:59:36 /
美國
貿易戰
摘要:

這一案例再次體現美方長期以來真正信奉的「公平競爭」標準:有利於鞏固美國霸權地位、保證美國無法被超越,才是「公平競爭」;有利於美國利益最大化、他國利益最小化,才是「公平競爭」。

xxx2019年9月1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克里姆森-克洛弗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朗達·斯溫森展示中國製造的衣服的標籤。(圖片來源:新華社,攝影:李穎)

美國情報官員日前公開警告美國企業不要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等領域和中國企業開展合作,希望以此確保美國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地位。這種為維護美國科技霸權、赤裸裸針對特定國家實施技術封鎖的做法,與美方一直掛在嘴邊的公平競爭精神背道而馳。

這一案例再次體現美方長期以來真正信奉的「公平競爭」標準:有利於鞏固美國霸權地位、保證美國無法被超越,才是「公平競爭」;有利於美國利益最大化、他國利益最小化,才是「公平競爭」。

由此可見,美式「公平競爭」講的哪裡是公平?講的分明是美國優先、唯我獨尊,是零和博弈、單邊霸淩。用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主編朱達·格倫斯坦的話來說,這叫做「透過競爭棱鏡看待一切」,這種視角的危險之處在於「它把世界各個地區簡化為競技場,把各個地區的國家簡化為獎品,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擁有自身利益和需求的行為者來對待」。

歷史如鏡,清晰映照出美方長期以來如何打著「公平競爭」幌子維護一己私利。上世紀80年代,隨著日本半導體產業崛起,美國為鞏固自己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採取空前嚴厲的貿易保護措施:對日企實施傾銷調查,要求日本自願限制出口、對美放開半導體市場,對日方徵收高額報復性關稅。本世紀初,美國面對本國鋼鐵產業競爭力下滑考驗時,不切實設法提高產業競爭力,而是以「反不公平競爭」之名,率先宣佈加征關稅、進口限額等保障措施,不惜損害歐盟等貿易夥伴利益來謀求本國利益最大化。

如今,歷史押著相似的韻腳重演。近年來,為打壓中國發展,美方屢屢嘴上說著「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漂亮言辭,行動上卻沿著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道路狂奔。從蓄意挑起對華貿易摩擦,到頒佈禁令對中國企業正常投資設障,從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理制裁中國企業,到糾集盟友擠壓中企海外市場,處處不講公平講霸淩。一段時間來,美方還肆意編造「強迫勞動」「種族滅絕」等謠言。美國在個別非洲國家的使館,甚至通過採取「寫1條稿給1000美元」的伎倆收買私營媒體記者,誘導其發表負面報導抹黑中國企業。

如此美式「公平競爭」,毫無「公平」的高尚,只有「不公」的卑劣;毫無「競爭」的風範,只有「使絆」的卑鄙。「當美國無法用正當競爭手段取勝時,就會採取『下三濫』的手段」。一些海外網友對於美式「公平競爭」的評論,可謂一針見血。

美式「公平競爭」真的有利於美國?事實表明,恰恰相反,只會損人不利己,害人更害己。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等多家機構今年公佈的研究顯示,美方2018年挑起的對華貿易戰導致美國損失就業崗位超過20萬個,並導致2020年外國對美直接投資銳減49%,明顯拖累了經濟增長。今年3月,美媒對全美1500餘名科技界人士的調查顯示,逾半數受訪者坦言,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和制裁將給美國科技企業自身帶來損害。

生活告訴我們,弄壞別人的鞋子,自己不會跑得更快。把心思放在「使壞」上,自己註定難以變得更好。美方已到反思自省、改弦更張之時。拋棄美國利益至上的美式「公平競爭」觀,改正由此錯誤觀念支配的一系列錯誤做法,走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利共贏之道,才是唯一正確選擇。

◎來源|新華社,記者:韓冰

【您可能有興趣】
艾花奇:做空港幣鎩羽而歸─巴斯、郭文貴、班農的慘敗|海外通訊
花俊雄:當美國失去西太平洋─美中第二島鏈的新均勢
花俊雄:分崩離析的美利堅合眾國
水秉和:拜登大叔出了什麽問題?
中美鬥爭:一場圍棋大賽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