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光復的台灣:楊逵與黃榮燦

摘要:

1945年10月,重慶地區版畫家舉行「九人木刻聯展」慶祝對日抗戰勝利。聯展閉幕翌日,九人再度集會,決定將「中國木刻研究會」改名為「中華全國木刻協會」。同時決定派遣陳煙橋與黃榮燦赴上海,陸地赴香港,聯絡全國會員。黃榮燦在上海安排好相關事宜,同年12月末抵達台北。 黃榮燦抵台不久結識了楊逵。

◎作者|橫地 剛(日本民間學者)
◎翻譯|林娟芳(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

xxx

一、楊逵與黃榮燦的相遇


1945年10月,重慶地區版畫家舉行「九人木刻聯展」慶祝抗戰勝利。聯展閉幕翌日,九人再度集會,決定將「中國木刻研究會」改名為「中華全國木刻協會」,協會本部遷址上海。同時計畫於1946年春天在上海舉辦「抗戰八年木刻展」,同時出版《抗戰八年木刻選》。總結了這三個方案,他們就決定派遣陳煙橋與黃榮燦赴上海,陸地赴香港,聯絡全國會員。黃榮燦在上海安排好相關事宜,同年12月末抵達台北。

抵台不久,黃榮燦結識了楊逵。與他同行的可能是《和平日報》編輯樓憲(尹庚),樓憲當時帶著胡風托送他翻譯的楊逵作品《送報伕》。楊逵是日據時代社會運動家,在從事抵抗運動的同時,也從事創作、編輯、出版工作,以指引台灣文壇。在這之後到1949年楊逵因四六事件被逮捕的三年間,兩人為「和平、民主、團結、統一」不遺餘力地奔走。

xxx胡風翻譯的楊逵小說《送報伕》。

xxx楊逵贈送胡風《楊逵小說集》。

二、在台介紹抗日版畫


黃榮燦來台之際攜帶了「九人木刻聯展」與「抗戰八年木刻展」的部分作品。吳忠翰也帶來了在華南一帶巡迴展出時徵集到的「中外木刻流動展」作品。之後陸續來台的版畫家們也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作品。中華全國木刻協會在上海成立後立即就寄來「抗戰八年木刻展」與「第一回全國木刻展」的作品。因此,加上中國西南國統區和西北地方的代表作品,還有東南地區的抗戰版畫作品也悉數來台,來台的作品數目超過百種。

1946年的元旦熱鬧非凡。台灣中山堂舉辦黃榮燦個展,各報紙紛紛介紹版畫。黃榮燦當時任《人民導報》文藝版《南虹》編輯,在頭版刊登《迎來自由的台灣》的文章。此後,各報紙爭先刊登抗戰版畫,甚至雜誌也用抗日版畫做封面。

其中,楊逵巧妙介紹新興版畫。他在《和平日報》的〈新文學〉副刊、《新知識》、《文化交流》刊物多次刊載抗戰版畫。在魯迅逝世十周年之際,他撰文《紀念魯迅》,黃榮燦刻出《魯迅先生遺像》,作為插圖。加上,陸續在報刊上介紹德國女木刻版畫家凱綏•珂勒惠支,介紹新興版畫的起源,還特地轉載了在台灣被禁的《抗戰八年木刻選集》中的四幅作品;此外也轉載了于人(王思翔)執筆的該書出版介紹文章,促成了「抗戰八年木刻展」在台北展出。

xxx《和平日報》〈新文學〉副刊。

xxx《和平日報》〈新世紀〉副刊載楊逵《紀念魯迅》(左)與黃榮燦版畫《魯迅先生遺像》。

另外,當時出版的中日對照版《送報伕》(台灣評論社,1946年7月)附有胡風譯文,其封面轉登了胡風編輯的《希望》(第三期,1946年3月)封面上蘇聯D.S 摩爾(Dmitry Stakhievich Orlov)的《失業》,扉頁刊登了黃榮燦的版畫作品。雜誌《台灣評論》(第1卷第2期,台灣評論社,1946年8月)的廣告中附有宣言「台灣青年絕不奴化。請看這篇抗日血鬥的故事」。此外,楊逵將魯迅的《阿Q正傳》翻譯成日文並出版了中日對照本,黃榮燦以刊登在《抗戰八年木刻選集》中劉建庵的《阿Q》作品的形象為原型,刻出版畫作品《阿Q和小D》以做封面。

xxx胡風編輯的《希望》雜誌封面下沿有蘇聯版畫家D.S. 摩爾的作品《失業》,也被台灣評論社出版的《送報伕》中日文對照版作為封面。

xxx楊逵翻譯魯迅的《阿Q正傳》,黃榮燦版畫為該書封面。

楊逵還向黃榮燦編輯的《新創造》(1947年3月)投稿。該雜誌在二二八事件中散逸,無法看到他對台灣文化建設的嚴厲意見,實為遺憾。但是從楊逵的編輯工作也可一窺其貌。楊逵講述新興版畫的起源和歷史,選編被禁的抗戰版畫,發掘大陸抗日的主題,講述台灣的抗日,力促讓兩岸人民尚未被奴化的民族抵抗意識成為兩岸相互理解的基礎,這就是他所說的「填補澎湖溝」。此外他還推動大陸來台版畫家描繪「台灣的現實」。二二八事件以前,黃榮燦描繪「台灣的現實」的作品有《失業工人待救》等七幅。他把這些作品和抗戰版畫一同發表於《人民導報》、《新生報》和《和平日報》。

三、描繪真實的台灣


對此,當局以奴化批判為中心展開台灣文化建設,引發了民怨。書刊審查制度也更加嚴苛,到二二八事件時達到頂峰。黃榮燦秘密雕刻《恐怖的檢查》,希望能趕上4月4日閉幕的「第一回全國木刻展」,但是沒有如願。後來在王琦的說明下作品刊登在《文匯報》的〈筆會〉副刊,且在當年11月舉辦的「第二回全國木刻展」中展出,同時參展的還有另一幅作品——《農民作家楊逵》。這是黃榮燦最下功夫的作品之一。因楊逵二二八事件後被逮捕,黃榮燦大概是想通過作品向大陸友人傳達楊逵不屈的鬥志吧!次月〈筆會〉欄目被撤銷,作品失去了發表的園地。現在,《農民作家楊逵》收藏在美國科爾蓋特大學皮克爾美術館。

xxx黃榮燦秘密雕刻《恐怖的檢查》,以筆名力軍刊登在上海《文匯報》的〈筆會〉副刊。

xxx黃榮燦版畫《農民作家楊逵》。

二二八事件後很多報紙雜誌停辦,台灣噤聲。台灣省政府當局武力鎮壓台灣民眾,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陳儀被撤,魏道明就任省政府主席,停止奴化評判。8月,楊逵釋放。其後《新生報》創刊,不久創立《橋》副刊。翌年3月,楊逵不顧危險,果敢召集台灣作家,以《橋》副刊為中心,掀起「台灣新文學爭論」。於是,《橋》副刊每天選登《抗戰八年木刻選集》的作品,後來反映大陸民主化運動的「第一回、第二回全國木刻展」作品和描繪台灣的作品也陸續刊登。論爭結束後,楊逵開始《台灣文學叢刊》和《力行報》的副刊〈新文學〉的編輯工作。

黃榮燦也積極參與「台灣新文學爭論」,為了追求「台灣的現實」,他和台灣青年三次赴蘭嶼參加寫生之旅。版畫《台灣耶美族豐收舞》就是當時的作品,但原作現在下落不明。

xxx黃榮燦版畫《台灣耶美族豐收舞》。

1949年2月,黃榮燦參加台灣大學和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組織的麥浪歌詠隊的「環島公演旅行」。在台中公演時,楊逵讓兩個還是小學生的兒子登台演唱台灣民謠。另外,他還以「文藝為誰服務」為題開展文藝座談會。這是他們最後的相遇。黃榮燦在台北公演的宣傳手冊上刊登盧鴻基的朗誦詩,台中公演的宣傳手冊上則刊登了《秧歌舞》的版畫作品。歌詠隊傳達的是「人民真正的聲音」,舞蹈反映的是「人民真正的生活」,受到台灣民眾熱烈歡迎。公演的成功引起當局的注意,在巡迴演出歸途遭到特務的監視。回到台北後,監視進一步升級,三月末甚至與員警發生衝突,4月5日晚上召開慶祝會,翌日清晨,大量憲兵和員警包圍了台灣大學和台灣師範學院宿舍逮捕了學生。這就是四六事件。楊逵再次入獄,判刑12年。黃榮燦於1951年12月1日被逮捕,1952年11月14日被處死。學生們以為「黃老師在牛鬼蛇身的龕前做了祭品」,從此沉默了。

xxx麥浪歌詠隊赴台中公演時,在台中市圖書館召開的座談會出席者簽名。

1949年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駐防台灣海峽,兩岸隔絕,台灣島內陷入白色恐怖。楊逵被投入獄,黃榮燦被處死,「台灣新文學論爭」和「台灣新興版畫」也偃旗息鼓了。

黃榮燦抵台隨即表達其「中國新現實主義美術要奪取真理,為了實現有意義的發展,應該在民主戰場上強而有力的表現」的決心。1991年二二八事件45周年之際,面向馬場町刑場的青年公園舉行「二二八及五十年代白色恐怖犧牲者追悼會」。宣傳單上印著黃榮燦的版畫作品「恐怖的檢查」,這是台灣民眾第一次看到這個作品。55周年時,拙著《南天之虹 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藍天文藝出版社,2001年)在二二八和平公園紀念館舉行譯本(台灣人間出版社,2002年2月,2016年10月北京商務印書館也出版)的新書發佈會。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收藏的原作也回到台灣展出,黃榮燦終於回到了台灣民眾的身邊。

(本文轉譯自《亞細亞木刻畫運動1930S-2010S》,福岡市:福岡亞細亞美術館,2018)

◎本文原載《兩岸犇報》第196期

【您可能有興趣】
二二八親歷者證言:專訪陳明忠(上)
二二八親歷者證言:專訪陳明忠(下)
二二八的導火線:那位賣菸被打的母親林江邁
【方遠觀點】轉折年代中的二二八
無悔的鬥士陳明忠 二二八逝世百日社會各界齊聚追思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