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而戰?中國對和平統一有信心,不會隨西方媒體起哄而動搖|海外通訊

By 花俊雄 / 2023-03-27 18:36:19 /
兩岸
美國
中美關係
和平統一
摘要:

英國媒體《經濟學人》繼2021年5月的封面故事將台灣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之後,又於今年3月11日最新一期雜誌,以台海風雲作為封面故事,標題為〈為台灣而戰—新冷戰爆發點特別報導〉。然而中國對於台灣和平統一有一定的信心和定力,不會隨著美西方媒體的起哄,而產生動搖。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xxx圖為2017年5月25日,蔡英文視導漢光33號演習。圖源:總統府

英國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繼2021年5月1日一期的封面故事將台灣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美國和中國必須更加努力避免為台灣的未來開戰〉(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America and China must work harder to avoid war over the future of Taiwan),和2022年4月23日刊登文章〈如何嚇阻中國攻打台灣—台灣可以從烏克蘭學習到什麼來抵抗入侵〉(How to deter China from attacking Taiwan—What Taiwan can learn from Ukraine about resisting invasion)之後,又於今年3月11日發行的最新一期雜誌,以台海風雲作為封面故事,標題為〈為台灣而戰—新冷戰爆發點特別報導〉(The struggle for Taiwan—A special report on The new cold war’s flashpoint)。整個封面故事的敘事包括涵蓋歷史、經濟、政治、兩岸、國防及國際關係等方面共10頁的專題報導,以及兩篇重頭文章,分別解析中美兩國都在為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做準備,以及如何避免中美兩個大國衝突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xxx《經濟學人》2021年5月1日一期的封面故事將台灣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圖源:截圖自《經濟學人》網站

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在〈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一文中,文章指出,美國雖然承認「一中政策」,但「過去70年來卻一直在確保有兩個中國的存在」。時至今日,這種戰略上模糊性正在瓦解。中國在過去25年裡不斷壯大台灣海峽軍力,中國海軍在過去5年裡建造了90艘大型船艦和潛艇,約為美國在西太平洋船艦總數的4倍到5倍;中國每年建造超過100架先進的戰鬥機,並部署空中武器和飛彈精準地對著台灣、美國海軍艦艇和美國在日本、韓國和關島的基地,在數次兵推中,均以美國失敗告終。因此,美國開始擔心可能不再能夠阻止中國用武力奪取台灣。2021年3月,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曾告訴國會,他擔心中國最早將在2027年進攻台灣。

雖然沒有條約約束美國必須捍衛台灣,但中國的襲擊將考驗美國軍力以及外交和政治決心。美國第七艦隊如果未能及時現身,北京將在一夜之間成為亞太主導國,而美國的盟友將意識到不能再指望美國,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也將瓦解。

文章介紹道:「一些美國的分析人士總結認為,軍事上的優勢遲早會誘使中國對台動武,並非萬不得已,而僅因為他們有能力這麼做。中國說服自己相信:美國希望台灣危機升級,或許甚至想要發動戰爭遏止中國崛起。」

在〈如何嚇阻中國攻打台灣〉一文中,文章指出,承諾為台灣而戰無法有效嚇阻中國,反而會導致外交危機,更好的策略是採取實質措施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文章提到,有兩個因素阻撓中國進犯台灣,包括寬達180 公里的台灣海峽,以及美國的軍事力量。不過中國正加速試圖克服這兩項障礙。部分美軍將領認為中國在2030年前即可能攻台。

xxx《經濟學人》2022年4月23日刊登〈如何嚇阻中國攻打台灣〉一文。圖源:截圖自《經濟學人》網站

文章認為,台灣、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從俄烏戰爭中汲取教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威脅是真實存在的」:與其在熱戰期間臨時想辦法,不如現在就及早準備,「台灣準備得越好,中國冒險進犯的機率就越低」。

文章指出,台灣必須專注讓自己成為敵方「難以消化」的目標,台灣的「整體防衛構想」就是「刺蝟」戰略,以大量、分散、機動性高、容易掩護的防衛性武器為基礎,特別是反艦和防空飛彈。這意味著恐怕必須放棄部分造價高昂的戰鬥機、軍艦和潛艇。文章提到,雖然台灣是島嶼,因此攻擊難度較烏克蘭高,但補給也因此更困難。這意味著台灣可能單打獨鬥數星期、甚至數月,同時無法確定美國是否會、以及何時介入。台灣的優先任務因此是頑抗到底。以烏克蘭為例,撐得越久,獲得的援助也越多。

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


以台海風雲為封面故事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的兩篇重頭文章的標題分別是:〈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超級大國的衝突將震撼世界〉;和〈暴風雨警告—中國和美國正在準備一場毀滅性的戰爭〉。

xxx《經濟學人》2023年3月11日發行的最新一期雜誌,以台海風雲作為封面故事。圖源:《經濟學人》臉書

〈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文指出,歐洲正在目睹自1945年以來最血腥的跨境戰爭,但亞洲面臨著更糟糕的風險:美國和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衝突。這裡有兩個問題迫切需要解答:一是,美國是否願意為了保衛台灣冒著與另一個核大國(中國)直接開戰的風險?二是,通過在亞洲與中國進行軍事競爭,美國是否會挑起它試圖防止的戰爭?

沒有人能確定入侵台灣會如何開始。中國可以使用強制性但不完全是戰爭行為的「灰色地帶」戰術,來封鎖台灣並削弱其經濟和士氣。或者它可以對美國在關島和日本的基地發動先發制人的導彈襲擊,為兩棲攻擊掃清道路。由於台灣只能在幾天或幾周抵抗攻擊,因此,任何衝突都可能迅速升級為超級大國對抗。

戰爭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可能性,因為未明說的交易已經破裂。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很謹慎既不鼓勵台灣正式宣布獨立也不明確承諾保衛台灣。雖然不排除武力,但中國已表示支持和平統一。然而,這些立場正在改變。美國中央情報局說,習近平主席已指示人民解放軍在2027年之前做好入侵台灣的準備。拜登總統曾表示,如果中國發動攻擊,美國將保衛台灣,但助理們卻說「一個中國」政策並未改變。軍事平衡不再像1990年代那樣明顯有利於美國。

xxx圖為2017年5月25日的漢光33號演習。圖源:總統府

台灣得到的幫助應該旨在阻止中國的進攻,而不是激怒中國。美國需要考慮習近平的算計。美國的全面安全保證可能會促使台灣大膽地宣布正式獨立,這對習近平是一條紅線。美國在台灣部署更大規模軍隊的承諾,可能會導致中國在它到達之前立即入侵。然而,一場拙劣的入侵可能使習近平和共產黨付出沉重的代價。美國需要調整立場:向習近平保證他的紅線保持不變,但要讓他相信侵略會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目標不應該是解決台灣問題而是推遲它。

就美國而言,它應該更加努力地安撫和威懾中國。它應該避免採取沒有加強台灣自衛能力,卻挑釁中國的象徵性行為。它應該繼續使其武裝部隊現代化並團結其盟友。它應該準備打破未來的封鎖,通過儲存燃料、計劃空運、通過備用互聯網鏈接和就制裁達成聯盟共識。

美國和今天的中國政權在台灣問題上永遠不會達成一致。但他們在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方面,確實有共同利益。美蘇冷戰的前15年混合了邊緣政策和近乎災難性的錯誤,直至古巴導彈危機促使外交復興。這就是世界現在所處的態勢。不幸的是,美國和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潛在共同點正在縮小。然而,這兩個相互競爭的體制總得找到一種不那麼危險地共存的方法。

暴風雨警告


「暴風雨警告」一文指出,儘管中美兩國都在準備一場毀滅性的戰爭。但將負責督導這場戰爭的美國印太司令海軍上將阿基里諾(Admiral John Aquilino)表示,他的首要任務是「竭盡所能避免衝突」。他說:「與中國交戰並非不可避免,也非迫在眉睫」,然而「假設嚇阻失敗,就得準備戰鬥並贏得勝利」;阿基里諾並警告,正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顯示的,「沒有所謂速戰速決」。文章分析,習近平有能力選擇戰爭時機,若他選擇了戰爭,許多行動可能偽裝成軍演。而美國國防官員表示,美方可能提前兩個星期看到戰爭在即的明確跡象,但若是共軍要展開占領臨近中國大陸的島嶼等規模較小的行動,預警時間可能只有幾個小時。

文章報導說,美國將會像他們在俄烏戰爭中所做的,盡早揭發中國的戰爭準備工作,並號召國際聯合反抗。假若習近平下令直接攻台,對美國來說,要號召全球就比較容易,但中國可能企圖利用台灣的模糊地位,因為台灣與多數其他國家並無外交關係。若習近平以某些「挑釁」作為藉口,並發動封鎖等未達戰爭程度的行動,美國或其盟邦的反應就可能不那麼果斷。

幾乎可以肯定,「入侵」將從對台灣的大規模導彈和火箭襲擊開始。這將迅速摧毀台灣的大部分海軍、空軍和防空系統。2018年,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中將預斷,將進行24小時的轟炸──首先是軍事和政治目標,然後是民用基礎設施如發電廠和燃料庫。他建議中國讓台灣的衛星失明,切斷海底互聯網電纜,並使用電子戰擾亂台灣的指揮和控制系統,阻礙與美國和盟軍的協調。

王將軍說,猛攻造成的破壞足以為「入侵」打開至少兩天的窗口期。如果三天之內美軍還不到,他大聲說,「那就別費心白跑一趟了!」中國也會竭盡全力打擊台灣的鬥志。它的網軍將試圖侵入當地的電視和廣播,並用海量的短信和社交媒體的消息向台灣士兵大肆宣傳叛逃者有獎。

xxx「尼米茲號」和「雷根號」組成的雙航母戰鬥群在南海。圖片來源:美國海軍

美教授呼籲不要對台灣情勢過度緊張


3月21日,《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網站刊登了康奈爾大學教授傑西卡·陳·魏斯(Jessica Chen Weiss)的一篇文章,標題為「不要對台灣情勢過度緊張,否則中國入侵警告可能一語成讖」(Don’t Panic About Taiwan—Alarm Over a Chinese Invasion Could Become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她認為,如果西方政策制定者誇大中國入侵台灣的風險,他們可能會無意中一語成讖。與其擔心北京會挑起一場外國危機來鞏固其在國內的地位,或者假設北京在短期內感到有入侵台灣的壓力,美國應該把重點放在遏制──或至少是減緩已經發生的行動──反應螺旋循環上,以避免緊張局勢穩步加劇,並使危機更有可能發生。這意味著避免不必要的對抗,並確定華盛頓和北京可以採取的對等步驟降低溫度。

xxx圖源:截圖自《外交事務》網站

美國政策制定者面臨的艱巨而關鍵的任務就是,設法在威懾和挑釁之間另闢蹊徑。象徵性地展示決心,無條件承諾保衛台灣,保證美國在該區域增兵,可能過於偏向挑釁,無意中挑起美國政策制定者試圖阻止的衝突。

魏斯教授指出,面對日益增加的國際風險和挑戰,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領導層力求展現出自信和耐心的形象。儘管中國對顯示台灣在政治和文化上遠離大陸的輿論趨勢持悲觀態度,但習近平在2022年10月中國第20次黨代會上表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中共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

魏斯教授認為,目前,中國、台灣和美國必須抵制可能變成一語成讖的分析,並確保衝突的替代方案仍然可行。為此,華盛頓應該向北京保證,它不會一心要推動台灣永久分離或正式獨立於中國。美國官員和代表不應該把台灣稱為一個國家、盟友或戰略資產。

xxx康奈爾大學教授傑西卡·陳·魏斯(Jessica Chen Weiss)。圖源:傑西卡·陳·魏斯官方網站

中國不會因美西方媒體起哄而動搖


中國方面一再表明,「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完成的一個神聖使命。美西方媒體一再煞有介事地指明中國使用武力統一台灣的時間表,大事拱火,這種態度混合了他們對中國軍力擴張,時不我與的恐慌與畏懼。2005年3月14日通過並立即施行的《反分裂國家法》揭櫫「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台灣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國家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其中第八條載明「『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或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際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國對於台灣和平統一有一定的信心和定力,不會隨著美西方媒體的起哄,而產生動搖。

◎作者|花俊雄(台灣旅美政治評論員)
◎編輯|陳迅

【您可能有興趣】
面對窮兵黷武的美國,中國越強大,世界人民越少挨打|海外通訊
美智庫兵推給台灣最重要的啟示:盡一切民間力量推動兩岸和平運動!|海外通訊
美國正落入的並非「中國陷阱」而是「霸權陷阱」
數十個統派政團赴行政院抗議《全動法》修惡,呼籲兩岸一中要和平
沒有「中國何時侵台」的問題,只有「美國何時需要戰爭」的問題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