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的歷史性變化!西藏農牧民就業結構從農轉工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加快,西藏農牧區就業結構日趨多元化,勞動力流動性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促進了有就業吸納能力城鎮的經濟活力,由此帶動周邊農牧區的發展。同時,醫療衛生、教育培訓以及養老社保等一系列制度,為轉移就業的農牧民提供良好的保障,消除生活改變可能面臨的後顧之憂,增強收入和提升生活品質。
「農忙時回村種青稞,閒時在縣城產業園的車間裡編織氆氌。」據新華社報導,這是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白列村人卓拉,脫貧後的日常生活。今年46歲的卓拉表示眼前的生活比過去更快樂充實。
報導介紹兩年前,卓拉跟其他村民一起接受易地扶貧政策,從偏僻的小山溝搬到縣城邊的新村裡生活,卓拉和女兒兩個人住上50多平方公尺的新房。因為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使用上現代農機具,卓拉終於和西藏當前大多數農牧民一樣,不用再把所有時間花在農牧業生產和低效率勞動上,因此多出大量農閒時間。
有了農閒時間,卓拉在縣城的產業園區找到編織氆氌(一種藏族毛織工藝品)的工作。卓拉受訪時表示:「織氆氌一年有5000多元(文中皆為人民幣)的收入,加上種青稞,現在家裡一年收入超過16000元。」
卓拉多出的農閒時間與因此增加的收入,是近年來西藏農牧區擺脫農業活動約束剩餘勞動力的成果,因能更充分就業也因此更參與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西藏當地政府按照民眾意願,提供農牧民技能培訓和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服務。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4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達60.4萬人。
報導援引資料顯示,西藏農牧民占全區總人口的68.5%,近240萬農牧民分散居住在5400多個村(居)委會。近年來,受益於脫貧攻堅集體經濟壯大,農牧業生產和飲水安全、用電等條件改善,西藏不少青壯年農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出農牧區,走進城鎮,變身產業工人和服務人員,推動農牧民就業結構出現歷史性變化。
西藏自治區為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實施特殊政策,將投資400萬元以下的中小工程交由農牧民組成的施工隊施工。
舊西藏,超過95%的人口是農奴,沒有人身自由。西藏農牧民群眾通過民主改革,第一次擁有了生存權和勞動力支配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加快,西藏農牧區就業結構日趨多元化,勞動力流動性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激發了有就業吸納能力城鎮的經濟活力,並由此帶動了周邊農牧區的發展。同時,醫療衛生、教育培訓以及養老社保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對農牧區人口特別是特困群體設計了特殊優惠政策,為轉移就業的農牧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消除了他們獲取和從事新工作時可能面臨的後顧之憂,增強了他們增加收入和提升生活品質的能力。
文中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大陸施行脫貧攻堅戰以來,西藏將就業扶貧當作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按照群眾意願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和剩餘勞動力就業,推進「訂單定向式」培訓和「以工代訓」,通過勞務輸出擴大就業。
拉薩市尼木縣尼木鄉曲林三組村民拉姆只有小學文化,以前在拉薩的餐館裡當服務生,從事簡單服務勞動,每月工資僅有500元至1500元。2019年4月,她聽說縣裡舉辦中式烹調師培訓班,辭去服務生的工作報名參加,並成功取得中式烹調師初級職業資格證書。
2019年11月,拉姆在親戚支持和多方幫助下,投資7萬元在尼木鄉開了一家藏餐館,月收入達到9000至10000元。
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一級巡視員劉莉說,西藏各地通過專案建設吸納就業,截至9月,各級政府投資項目開復工5949個,吸納農牧民就業20.74萬人。
西藏自治區人口一直保持持續增長態勢。格桑卓瑪表示,伴隨著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和勞動力流動性提高,西藏勞動力正不斷從農牧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其他產業的勞動力需求,使西藏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
◎新華社拉薩訊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42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百年變局,中國更應不驕不躁地「進京趕考」
‧「九二共識」過時了嗎?
‧ 新華社發表評論:「九二共識」是打破兩岸僵局的解方
‧ 不為人知的曲折:南京大屠殺伸張正義之艱難
‧【海外通訊】三十而立話「浦東奇跡」(上)
‧【犇報專題】RCEP與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