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通訊】三十而立話「浦東奇跡」(上)

By 花俊雄 / 2020-12-11 16:57:57 /
中國經驗
摘要:

30年前,浦東人到浦西說「進城」,浦西人看浦東叫「鄉下」;上海人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30年後,從阡陌交通到高樓林立,從寂寂無名到聞名全球,從人跡罕至到萬商雲集,浦東已經發生了舉世矚目、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浦東既是過去30年中國發展的參與者,也是中國奇跡的見證者。


引言

在中國改革開放40餘年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兩個城市建設的奇跡:一個是從邊陲小漁村到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的廣東深圳;另一個是從阡陌農田、蘆葦荒灘到金融城、科學城的上海浦東。今年分別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和浦東新區成立30周年。英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Ronald Harry Coase)在《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中這樣評價浦東的發展:「如果說深圳是中國80年代對外開放的象徵,那麼浦東則可謂90年代對外開放的典範。如果說,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破冰之旅』,那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無疑是中國經濟戰略布局歷史性轉變的『攻堅之役』。」

30年前,浦東人到浦西說「進城」,浦西人看浦東叫「鄉下」;上海人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30年後,從阡陌交通到高樓林立,從寂寂無名到聞名全球,從人跡罕至到萬商雲集,浦東已經發生了舉世矚目、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三十而立,浦東告訴世界: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如何書寫一座城市新的傳奇。浦東地區的生產總值,從30年前的6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19年1.27萬億(兆)元。如今再審視而立之年的浦東:陸家嘴高樓林立,自貿區生機勃勃,張江高科裡擠滿了各類芯片設計公司,國產大飛機C919浦東機場首飛,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走紅網絡、臨港新城正在高速崛起……。浦東既是過去30年中國發展的參與者,也是中國奇跡的見證者。

xxx

上海發展往哪走:東進

開發浦東是上海走出困境重振雄風的戰略需要。上海改革開放之初,深受百年老城自身發展帶來的資金不足、資源短缺、城市臃腫、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矛盾的制約,逐漸陷入發展滯後的窘境。自20世紀80年代前期起,上海不斷探索重振雄風的道路,先後探討了北上、南下、西擴、東進等多種方案。「北上」指往北部的吳淞、寶山地區發展,與建設中的寶鋼連為一體;「南下」指向鄰近江浙兩省的吳涇、閔行、金山等地發展一直到杭州灣;「西擴」指向虹橋機場以西拓展;「東進」指跨過黃浦江開發浦東。

從發揮國際市場功能以及地理位置、對外資吸引力、疏解市區諸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東進」為上策的思想很快占據主導地位。這是由浦東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外高橋有7公里長的深水岸線,可建40多個萬噸級泊位,相當於黃浦江沿岸碼頭之總和。更重要的是,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要發展經濟、金融、貿易以及交通樞紐方面的重要功能,從外灘可以向陸家嘴地區延伸,向寬闊的浦東新區拓展。

浦東開發開放的決心

1984年開始,大陸官方提出開發浦東的戰略構想與建設改造浦東的方案,甚至是在1989年春夏發生的六四事件,都阻擋不了開發浦東的決心,都沒有停止浦東的對外開放。1990年4月,大陸國務院正式宣布,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開發開放,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一石激起千層浪」,外媒敏銳地感覺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將有重大進展,《紐約時報》以半個版的篇幅《向世界展示中國仍在大搞經濟》,《洛杉磯時報》也以《為低迷的上海傾注活力》為題,大幅報導浦東開發開放的消息。

浦東的建設者始終「站在地球儀旁邊思考浦東開發」, 1989年10月,時任市長的朱鎔基提出了一個想法:「上海的發展一定要考慮面向太平洋、面向未來。各種基礎設施的布局一定要按這個要求。」一年後,朱鎔基主持浦東新區設計規劃會時再度講道:「不但陸家嘴的設計,整個這一帶的設計,都要向全世界招標。」之後,歷時兩年17輪討論修改,完成了陸家嘴中心區域的規劃。但區域規劃還不夠,決定陸家嘴命運的,是產業規劃。1995年3月,30多位政策決策專家和學者開了一場閉門會議。會議就浦東下一輪該放開什麼產業進行了三天三夜的集體討論,最終達成了一致主張:浦東下一輪應該發展以金融業為首的現代服務業。在規劃中浦東把金融、貿易產業集聚在昔日金融中心—外灘對面的陸家嘴地區。

xxx

陸家嘴金融城崛起

1995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作為領頭羊率先把上海市分行遷到浦東陸家嘴,標志著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正式啟動。之後的兩年裡,上海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產權交易所、鑽石交易中心等相繼落地陸家嘴,同時光大證券及日本、英國、美國銀行如富士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等大批金融機構也紛紛落戶。

在這樣數量的金融龍頭企業聚集下,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始漸成氣候。如今的陸家嘴金融城,已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體系最完備、金融交易最活躍、金融機構最集聚、國際化水平最高的金融產業高地,區域內集聚了12家國家級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870家銀、證、保持牌金融機構及其分、子公司,6000家新興金融機構,3000多家專業服務機構。2020年9月,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上海晉升為僅次於紐約、倫敦的全球第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浦東開發前,東昌路是浦東最繁華的商業街,東昌路消防塔是浦東最高的建築僅24米,與東昌路相交的則是一條叫「爛泥渡」的道路,這裡四五米寬,一旦下雨就泥濘難行。昔日的「爛泥渡路」如今已改名為銀城中路,它位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核心地段,北邊是金茂大廈(高420.5米)、東方明珠電視塔(高350米),西邊是濱江大道,東邊是環球金融中心(高492米)和上海中心(高632米,大陸第一,世界第二)及世紀大道。從「爛泥渡」變成國際金融核心區,陸家嘴只用了30年,雲泥之別,今非昔比。

爭取成為亞太航運中心

上海因河而興,港口條件得天獨厚。但港口一度是困擾上海發展的一個大難題。90年代,上海的工業和外貿開始齊頭並進。按理來說,上海每創造10億工業總產值,就需要有一個年容納60-70萬噸的萬噸級泊位與之配套。但現實是,上海碼頭貨物吞吐能力嚴重不足,遇到5萬噸的船就要在長江口外減載候潮。內部建設不足,外部對手又虎視眈眈。神戶、釜山、甚至高雄都在爭相成為亞太地區的航運中心,彼時,大陸的貨物要想進入國際市場,都要到神戶港進行周轉。

一般而言,港口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母港,一類是喂給港,前者往往是國際性樞紐港,匯集萬噸級貨輪;後者只是用中小貨輪給母港運送貨物,戰略地位截然不同。如果沒有深水港,上海就只能是一個喂給港。隨著上海經濟體量從1990年的756億快速上升為4771億,這一致命短板變得愈發突出,決策層已經意識到,「上海要真正成為一個龍頭(浦東開發開放)、三個中心(經濟、貿易、金融)的目標,關鍵在於現代港口,核心就是建設深水港。」沒有國際航運中心的支撐,三個中心的作用只會處處遭遇掣肘。

洋山港建設舉世矚目

建設深水港成為上海爭取亞太航運中心不可迴避的道路,而當決策定下來後,首要問題就是選址。幾經周折,決策層開始將目光瞄向了位於浙江舟山的大洋山和小洋山。此處航道水深平均可達15米,海潮強勁使得泥沙不易沉積,向西北32公里對接上海蘆潮港,向東82公里處即為國際航線。港口資質良好,唯一的問題是,大、小洋山行政上隸屬於浙江。最後經過協調,大、小洋山行政隸屬保持不變,港口管轄權、土地施工以及建設資金來源交由上海,洋山產生的租金、稅收以及所有領航費用都劃歸浙江所有。在上海讓利和浙江的大局觀配合下,洋山港於2002年6月26日正式動工。

分布在大、小洋山之間的是十幾座不相連的小島,連接小島並打造出一個8平方公里的平整土地,相當於在1000個足球場上把沙子堆出7層樓的高度,光是填海所用的砂石總量就超過一億立方米。作為全球唯一的一個在外海島嶼上建造而成的離岸式集裝箱碼頭,與港口建設同步進行的還有32公里長的東海大橋,它也是連接浦東與洋山港的成敗關鍵。在沒有經驗、連資金也靠自籌的挑戰下, 2005年,東海大橋和洋山港第一期先後竣工,完成5個10萬噸級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220萬標準箱。洋山港建成後,意味著上海港正式擺脫了淪為「喂給港」的命運,並開始向世界級港口蓄力衝擊。

洋山港二期和三期工程分別於2006年和2008年竣工。2010年上海港首次超越新加坡港,成為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並一直保持至今(2019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330.3萬標準箱)。2017年,洋山港四期又建成了全球最大單體自動化智能碼頭,接待起2.4萬標準箱級別的全球「船王」都變得駕輕就熟。

xxx

不只是上海的洋山港

從其誕生之初起,洋山港便不只是上海的港。在以上海為中心,向外輻射至長三角,再沿著長江溯流而上,它影響的是跨過9省2市,匯集著40%人口,占據全國46%GDP的經濟帶。當10萬噸級的巨輪停泊在洋山港碼頭,集裝箱迅速卸貨轉運,它們或經由東海大橋進入貫通全大陸的陸路運輸系統,或轉為中小貨輪,從長江口沿江進入廣袤的內陸腹地,相繼經過蘇州、南京、蕪湖、九江、武漢、重慶、瀘州等大小港口,在這15年裡參與並見證一方經濟增長。

上海市市長徐匡迪曾說:「上海是全中國的上海,是全國人民建設出來的上海。」的確,沒有大陸中央的居間協調、沒有人民的支援、沒有長三角腹地的富饒、沒有沿江經濟帶的高度發展,上海無法單靠自己的力量撐起全球最大港口的吞吐量。可以說,洋山港的深度,代表著上海的深度;但上海的深度,歸根結柢是受益於中國經濟的深度。(未完待續)

下篇:三十而立話「浦東奇跡」(下)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42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百年變局,中國更應不驕不躁地「進京趕考」
深圳奇跡:從邊陲小漁村到現代化國際大城市
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可能的中國道路
中國沒有民主嗎?她只是長得跟你想的不一樣
美疾控中心研究:去年12月美國或已存在新冠病毒
5000年歷史的農業大國 中國新增4項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去爺爺的故鄉念大學 交了大陸朋友也放大了自己的世界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