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經:社會主義終於對「教育培訓生意」說話了

By 觀察者網 / 2021-07-30 18:08:38 /
摘要:

教育想要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每人家庭背景不同、天分不同,強求公平搞成寬鬆教育反而不好。中央文件針對的是「內卷結構」,不要搞成沒有意義的低效內耗,主要還是為了公平。學生都去上培訓班,在花錢的人裡算公平了;但是還不如少數人花大錢請人來家裡,社會總體效率高,更多人不請家教在學校裡學,真正公平。

xxx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2021年春晚,自稱註冊用戶達4億的線上教育機構「猿輔導」閃亮登場。

這個中國最重磅的企業行銷場合,本來是拼多多、抖音等互聯網企業撒錢較量之地,卻令人詫異地跑進了一家線上教育培訓企業,背後的資本意味已經衝破了螢幕。

一、線上教育興起的資本邏輯

中國人口眾多,人均GDP超1萬美元,實打實的中產家庭數量已經是世界最多。家庭傳統重視教育,如果能給小孩用錢買分數,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上哪能買到。

毫無疑問,這是世界最大的「教育金礦」,潛力無限。高考多1分,能在省內排名超過好幾百人。如果1萬能買1分,相信掏錢的人能把教育局擠垮。按人均市場價值30分算,每年1000萬考生「市場容量」高達3兆(文忠皆為人民幣)。當然教育局要保證教育公平,但是這個市場的「天然價值」不需要多高明就能看出來,甚至很難找出能與之匹敵的行業。

在這之前,先得考上高中,有的地方一半小孩初中畢業就得分流到高職技校去。所以,這事從小就得抓,學名叫「K12教育」——這東西一聽就是外國來的先進名詞,「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從幼稚園學前班到12年級,還不只是小學6年、中學6年。

3歲就得琢磨了,還能日常朋友圈曬娃,「我的天才娃又進步了」,動力倒是不缺。很多人到8、9歲就曬不動了,認識到智商的科學性,開始嚴肅面對考分和排名,從主動掏錢「提高素質」轉到被逼交錢「拔分」。大批名校背景的家長,還要面對殘酷的「人群智商向均值回歸」定律,發現自己的運氣在小孩身上消失了,需要接受資質平庸的現實。

需求絕對沒有問題,市場經濟的最大難題已經解決,剩下的就只是市場開發。當然,這麼好的事知道的人不會少,競爭還是有的。所以,線上教育機構在這條「賽道」上「脫穎而出」,看樣子將獲得最終勝利。互聯網還是厲害,一是有錢行銷,二是效率高,複合起來就是行銷效率高。操作上一個課件能讓好幾十萬人「共用」,行銷起來一次廣告覆蓋10億人。

這個邏輯資本市場是不會忽略的,百億風投只是平常。美股、港股這些先進市場,率先接納了中國許多教育培訓企業上市融資,變現管道都打通了。

代表企業新東方2006年就在美股上市,2020年底回歸港股,高點總市值2000多億人民幣。但它還算是傳統線下教育,線上是後來轉的。有個叫「好未來」的是正宗線上套路,營收不是最多甚至還虧損,也能享受高估值,市值一直壓著新東方百億美元。這兩家誰有真正的「未來」,也是投資者熱衷的話題,不少人認為新東方更值。

還有一些市值超百億美元的線上教育企業,都是類似的估值邏輯。教育這個東西,人們願意花錢、主動花錢、空前重視。以前是沒錢,現在有錢了,教育企業當然就應該享受時代紅利。資料已經爆發,扣除常見的誇張灌水,增長也是沒有疑問的。

二、政策風險打碎美夢

7月23日,中國線上教育股份別在港股與美股爆出大雷,跌幅30%-60%的一堆。原因出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xxx

其實風向早已轉了。相關股票並不是一天大跌50%,而是半年跌了90%。等於是100元「陰跌」到了20元,再一天跌到10元,最慘的跌幅在之前。這個檔是打破了僥倖心理。

例如市值高點超過300億美元的高途教育,真正的大跌是3月26日這周從80多美元跌了55%,市值損失最大。7月23日就算不跌63%,市值也已經只剩下20多億美元了。

xxx

可以想見,相關政策轉折在3月已有苗頭,當時在開兩會,人口普查資料推遲公佈。但是只要留意就不難估出,2020年人口出生數量應該是1200萬規模,政策大調整勢在必行。作投資,政策還是需要關注的。教育更是敏感領域,更需要重點關注。

線上教育企業股價慘跌,引發社會關注,爭議也隨之而來,不少投資者無法接受。歷史經驗說明,諸多民營企業在政策鬆綁之後迎來大發展,互聯網更是民營狂勝國企的最大領域。嚴厲監管線上教育,政策考慮的是什麼?

三、辣手整頓最大內卷行業代表社會發展新方向

筆者在觀網發表的《反壟斷之外,也要想想怎麼讓互聯網社會主義縱橫天下》文中已經對相關問題有涉及:互聯網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到底要如何發展?關鍵是要與社會主義結合。

而教育是更重要的基礎,更不能忘了大陸的社會主義基本性質。中國的實踐說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有益成份並不矛盾,而是能有機結合讓社會主義煥發新生。但無論如何,社會主義總是和資本主義有根本不同的,而且在目標、原則上要更優先。中國全球最強的救災表現,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最好說明之一。

已經可以下結論,教育成為人民群眾抱怨多、消耗精力狠、實際開支大的最大領域之一。如果用流行的「內卷」來判斷,教育可以算是最大的內卷了,沒有之一。從中小學生的活動模式、培訓開支來看,教育相關的領域已經成了影響中國未來最大的因素。青少年紮堆培訓刷題,失去童年,體質下降,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

「賣分大內卷」的原理,在培訓機構的行銷宣傳中已經很明白了。「您孩子」的未來,確實就在機構手裡。學霸背景的家長,容易看不上培訓的效果;但是統計資料、教育原理是很清楚的:針對性刷題對分數有用。賣的就是分,這些分數就是教育競爭的一切。

xxx

這是一個標準的「內卷結構」。如果大家都像以前那樣,社會上幾乎沒有培訓機構,那就是在學校裡公平較量,好不好的也是看學校,針對性想辦法。校外培訓行銷一來,就開卷了。你不去,小孩又不是看點免費資料就能橫掃考場的天才,是真的會輸。去了還大概率真有效果,好像做題的本事是上來了。最終的博弈結果就是,越來越多人會捲進培訓機構裡。

線上教育,其實就是瘋狂加大行銷力度,主要經費搞行銷,加速內卷結局的到來。結局是,主要競爭對手都花錢搞了培訓,加強了做題的本事,和大家都不培訓沒啥區別。

而做題是不是本事,應該比較清楚了。在生活中可能是負本事,畢竟生活不是做題。大學裡就不能把做題當目標了,搞研究解決問題,需要真正的邏輯思維。工作中,更是如此。做題表現,最大作用就是用來區分人,人被區分開,就可以少做題,應該去學更管用的知識、去實踐。

教育能不能完全避免「內卷」?不能,這是沒辦法的事。高考分數的最大特徵就是公平,其它方案更不合理。大家追求分數,變成做題家,也是社會能夠接受的、自願的。但凡事都應有限度,在學校裡搞下就差不多了,頭鐵的回自己家搞是個人自由。如果讓行銷機構揮舞資本,大麻袋裝起大部分小孩,扔到機器裡卷個不亦樂乎,這肯定過頭了。

不僅是花錢花時間刷題白費勁,還有更多負效果。本來應該全面發展的其它領域,沒時間去做了。以前踢球是孩子們自發找地瞎玩,現在得學校派任務,裝模作樣捧個足球集體操,是世界怪事。

原則上,一定是制止培訓機構,切斷「教育大內卷」的邏輯推理鏈條。「他家小孩在家刷題了」,這沒辦法,你家小孩就算也在家學習,好歹不花錢。不花錢的影響之一是不認真,許多家長搞著搞著就沒勁了,自己也不喜歡做題,看見題目就要吐,這是正常的。如果落到培訓機構手裡,一套專業的PUA下來,就心理扭曲地開始刷題了,主要心理是從眾。

如果是「一對一」請人來家教,這是沒法禁止的。很早以前就有「家教」,是大學生創收重要來源。禁掉「家教」沒法操作,也說不太通。兩人一個願教一個願學,事後收點錢,這不是什麼不對勁的事。

有人擔心說禁掉培訓機構,會改「一對一」地下操作。其實「家教」真無所謂,不會發展成內卷。家教老師的水準區別可就大了,套路嫺熟的收費一般家庭負擔不起,也會嘀咕個把小時花這麼多錢值不值。

歷史經驗說明,「請家教」不會發展成內卷。就沒有卷起來的結構,合格老師數量就不夠。假設全國有100萬合格家教老師,都給家長重金請去上家教,影響的也只是很少學生。要是這些人開起大班、網上開大課,那捲進上億學生不成問題。

教育想要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每人家庭背景不同、天分不同,強求公平搞成寬鬆教育反而不好。中央文件針對的是「內卷結構」,不要搞成沒有意義的低效內耗,主要還是為了公平。學生都去上培訓班,在花錢的人裡算公平了;但是還不如少數人花大錢請人來家裡,社會總體效率高,更多人不請家教在學校裡學,真正公平。

校外培訓也是有好處的,但不要和學校爭搶「學科」教育。所以國辦檔特別強調,是針對「學科類培訓機構」。搞些圍棋、足球、武術之類的校外培訓,完全沒有問題,和家長雙向自由選擇。有本事吸引學生來學這些和考試分數無關的技藝,值得鼓勵,不會內卷。例如圍棋培訓班宣傳學棋能增強邏輯思維數學能力(很可能是真的),這屬於合理宣傳。

關鍵是,校外培訓需要和「花錢買分」脫鉤。「花錢買本事」是應該的,培訓收費多少是市場經濟。和教育有關的「考分」不能賣,和醫療有關的「救命」不能賣。「賣分」會大內卷,「賣命」會走向非理性高價。教育培訓企業可以從這個原則出發,想想怎麼轉型。應該也是辦法,琢磨什麼「本事」可以組織起來搞培訓,做成大生意。

教育問題當然仍然很複雜,東亞多國問題多多,中國以後會如何說不好。可以指望的是,中國有社會主義優越性,在互聯網上已經體現了不一樣的管理傾向,教育培訓會走出符合社會發展本意的新路,擺脫「大內卷」的悲慘結局。

◎文章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陳經(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風雲學會會員,著作:《中國的官辦經濟》)

【延伸閱讀】
黃純艷:朝貢體系維護了古代東亞和平
黃奇帆最新演講,揭秘北京為何整頓互聯網產業
到了災區才知道,有多少謊言在流行,多少事跡被埋沒
南京疫情失守 機場和外包公司都脫不了責任
《兩岸春天》報導文藝營 走入扶貧重地見證廢墟上的涅槃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