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塞爾維亞總統:「你若知道中國疫苗價格,會為我立紀念碑」
在歐盟的疫苗計劃遭遇拖延與爭議之際,塞爾維亞已經搶先一步將目光投向東邊,與中國和俄羅斯疫苗生產商達成了協議契奇和當地媒體談到了有關國藥疫苗的「划算交易」:「如果你知道(疫苗)價格的話,總有一天,你會為我立一座紀念碑。」他補充說。
台灣中醫師上海參政建言 促兩岸中醫藥交流
謝國群生於1977年,老家是台灣彰化,年少時按照父親心願,來到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讀書。2020年3月,謝國群獲得了到寶山區衛健委擔任副主任的掛職鍛煉機會,首次參加大會時,他把過去一年抗疫經歷和經驗融入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中。
住在離城市200公里遠的新疆深山美麗峰
米力別克家世代以放牧為生,春夏秋驅牛馬逐水草而遷,入冬後返回美麗峰的背風坡下,借它的遮蔽熬過風雪酷寒。美麗峰很遠,距離最近的布爾津縣城有近200公里山路,藏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群山深處,
隨葬品最豐富 二里頭遺址發現高規格夏代墓葬
新發現的墓葬位於二里頭遺址宮殿區內,規模較大,屬第一等級墓葬。蟬形玉器出土於墓葬中部,長近4釐米,玉石材質還有待進一步鑒定。目前墓葬內的隨葬品剛開始露出,其下方堆積的厚度超過已往發現的所有墓葬,極有可能是二里頭遺址迄今為止發現的隨葬品最為豐富的一座。
搬離水災區,過上好日子:黃河灘區移民生活一瞥
奔騰不羈的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也在黃淮大地上撕裂出一道道傷口。頻繁改道,將上百萬群眾捲入灘區,他們在洪水和泥淖中掙紮了百年。為了讓灘區群眾搬出「水窩子」,過上好日子,河南從2015年開始試點黃河灘區移民遷建,結合脫貧攻堅,計畫到2020年實現對地勢低窪、險情突出的24.32萬群眾整村外遷安置。
雲南怒江:地球褶皺裡的「中國脫貧奇跡」
聳立在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南北綿延數百公里,與怒江和碧羅雪山共同構成了雄奇的怒江大峽穀。過去怒江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高山峻嶺、峽穀縫隙,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在大陸脫貧政策中,怒江州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行動,讓10萬貧困群眾搬下大山,進城入鎮集中安置,實現「一步跨千年」。
大陸發現最早「宮殿」 宮室制度提前1000年
此前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宮室建築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後來山西陶寺遺址也發現類似宮室建築。專家表示,此次發現中國最早「宮殿」「河洛古國」,將中國宮室制度提前1000年左右。
見證武漢台人回不了家 台商蕭永瑞:台灣曾充滿人情味
蕭永瑞來自台北,在她印象裡,台灣曾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但現在島內一些媒體和網路上的話語,讓我覺得台灣變得陌生了,挺無奈的。」她說。「網路上這些不好的聲音,傷的是兩岸同胞的感情。老百姓的願望真的很簡單,就是希望疫情儘快結束,兩岸同胞都平安。」
新疆假新聞的終結 法國著名記者赴新疆考察用4年寫成
法國知名作家、時政評論家、記者馬克西姆·維瓦斯(Maxime Vivas)曾兩次赴新疆考察,歷經4年著書《維吾爾族假新聞的終結》,並於2020年底由法國絲路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儘管該書出版並非易事,但維瓦斯仍然堅持下來,因為他堅信,國際社會必須像中國一樣在暴恐襲擊發生之前消除極端主義,「而不是當血流過之後再去做」。
「捨棄」數十億投資項目只為一江清水
【編按】從2016年1月5日至今,大陸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已整整五年。作為黃金經濟帶的長江經濟帶,不僅是大陸總量最大、腹地最廣的經濟區,也是重要的生態寶庫。長江經濟帶橫跨東、中、西部,覆蓋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和貴州11省市,以20%左右的土地面積承載了40%以上的人口,經濟總量占全大陸的40%以上。過去環境污染的代價過大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的困局,為了實現經濟動能轉換,大陸官方將環境生態保育視為關鍵問題。過去5年來,長江經濟帶累計搬、改、關、轉化企業8000多家。隨著長江邊化工等傳統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關停,迫使沿線地區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