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編輯部
【犇報專題】廢墟上的奇蹟——青海玉樹地震十週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轉瞬10年,一個綠色的現代化高原新城,矗立在三江源頭,見證著災後重建的奇蹟。地震後,北京第一時間啟動了對口援建玉樹工作,先後派出了4批、176名援青幹部投身玉樹的各項事業,為玉樹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10年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6.6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建項目319個,幫助全州19萬餘貧困人口脫貧,玉樹一市五縣順利完成脫貧。
長江開始10年禁漁 鄱陽湖漁民「洗腳上岸」
為了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大陸官方在2020年1月1日實行長江十年禁漁。作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鄱陽湖湖區的300多個漁村,2萬戶總計超過10萬名像吳華山一樣的漁民將結束千百年的生活方式,「洗腳上岸」。 吳華山出生在鄱陽湖的漁船上,十幾歲就跟著父親學會了打漁。如今,他是當地漁業協會的負責人,帶領著三十多戶漁民,150多艘漁船。不過,就在今年2月開始,吳華山響應大陸官方的號召,逐步棄船、收網、登岸,告別近30年的打漁生涯,開始另謀生路。
消費券來囉:大陸城市復甦的啟動器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下,一些疫情稍緩和的國家或地區,為了儘快促進經濟復甦,紛紛提出各種經濟手段。有的直接發放現金,例如,新加坡、香港、南韓;有的像大陸,以地方政府或企業為主體,發放消費券。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陸年初消費市場遇冷,許多地方政府選擇通過發放消費券帶動消費復甦。據不完全統計,大陸目前已有40多個城市陸續發佈了消費券政策,總額超4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餐飲、旅遊和零售行業是投放重點領域。
「後疫情」:中國將拉動世界經濟復甦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幾乎肯定」會發生衰退,並「有可能達到創紀錄的規模」,這場危機是一次「對整個人類社會的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3%的衰退,比金融危機期間更加糟糕。中國大陸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分析稱,中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內需市場,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巨大,迴旋空間廣闊,這是中國對沖疫情影響的最大優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因疫情的短暫衝擊而改變。
【犇報專題】世衛組織與國際防疫:肺炎疫情肆虐,世衛組織做了什麼?
【編按】世衛組織在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上,一方面受到亞洲各國、歐盟、非盟的認同,另一方面卻被美國總統川普批評得一無是處,甚至停止繳納世衛會費。而隨著川普起舞的台灣政府與網路鄉民,也在網路上不斷以「防疫不力」、「親中」等名義攻擊世衛秘書長譚德賽,甚至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嗆聲」世界衛生組織。面對全球疫情蔓延,本報為讀者撥開層層口水謾罵,一探世衛組織的具體防疫工作部署。
中國大陸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成功完成達速測試
28日凌晨,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在長沙磁浮快線跑出了160公里的時速,完成了最高設計速度的達速測試。這意味著中國自主磁浮技術在中速領域取得重大成功。
關於新冠肺炎的十大謊言,你中了幾個?
【編按】4月24日,中國大陸駐德國大使館網站發佈一篇名為《新冠肺炎疫情中關於中國的16個謠言和真相》,本報根據該文為讀者整理出台灣網友較為關心與流傳甚廣的「關於新冠肺炎的十大謊言」。
中國進入太空50年:「東方紅一號」的無形力量
4月24日是「中國航太日」,今年的這一天意義更加特殊。50年前的今天,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也由此邁出了探索浩瀚太空的第一步。為了幫助年輕人瞭解當初實施這項任務的難度,潘厚任打了個比方:如果把放衛星比作吃饅頭,那麼,當時的科研人員要從開墾荒地做起,然後才能種麥子、磨麵粉、蒸饅頭。
調查顯示:中國大陸成年人2019年人均紙本圖書閱讀量為4.65本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大陸國民閱讀調查結果近日出爐。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數位元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9.3%;紙質讀物的閱讀量、閱讀時長都有所下降,電子閱讀的時長則有所上升。數位化閱讀漸成趨勢。
【犇報專題】疫情無國界: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
【編按】根據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公佈的數據,大陸已向82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非洲聯盟提供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其中多批援助物資已經送達受援方。另據大陸國家衛健委消息,大陸也主動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