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春運客流近21億人次 防疫將成最大挑戰
中國交通運輸部6日指出今年大陸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與往年相比,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情況最為複雜、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
2023年大陸大學依台灣學測成績招生辦法說明
2023年大陸大學依台灣學測成績招生,系統報名時間為2023年3月1日至31日。審核及考核時間為2023年4月1日至5月14日。各校招生方式與規定請參考各校招生簡章。
三星堆重大成果!兩個代表性文物成功組合,但還沒有名字……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日消息,考古學家利用數位三維模型技術,實現了三星堆3號「祭祀坑」銅頂尊跪坐人像與8號「祭祀坑」神獸的成功拼對。這兩件文物都是從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出土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銅器。
2022,築夢蒼穹!中國人建造自己的「太空家園」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所說:「空間站的神聖使命,是成為太空中的中國國家實驗室,支持科學家從事前沿科學探索,空間技術研究和空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最終目的是為全人類造福。」這是屬於中國的未來,也是屬於全人類的未來!
黃土高原陝甘寧迎來首條高鐵環線
銀蘭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鐵路網從北京經呼和浩特 、銀川到蘭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終於甘肅省蘭州市,與已通車的寶蘭高鐵、銀西高鐵相接,構建起了陝甘寧高鐵環線。如今,蘭州至銀川最快不足3小時便可抵達,較此前壓縮了近5小時30分鐘。
2022,這些中國重器讓人眼前一亮!
2022,這些中國重器讓人眼前一亮!回顧,是為了更好出發,陸媒新華社將中國這一年,各領域走過的壯闊征程,製作成了精美的系列海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國之重器。
困境中前行——2022年全球民生百態
地球人口在11月15日步入「80億時代」,人類發展迎來新的裡程碑。生活的希望總是由點滴彙聚而來。超出想像的堅韌讓人類在一場場生存危機中破局向前。「生活總是要繼續,」丹麥赫爾辛格市民基姆·巴克說,「我最大的願望當然是和平,希望明年我們可以在歐洲和全世界擁有和平,回到平靜的日常。」
「漲」與「思」:從年度漢字看台灣、觀兩岸
歲末之際,人們往往要回望一年,作一個結語,許一個心願。在海峽兩岸,多項2022年度漢字評選結果陸續揭曉,反映了大眾對這一年台灣景況和兩岸關係的認知。《聯合報》等台灣媒體、機構主辦的台灣2022年度代表字評選中,「漲」字奪冠。兩岸有關機構共同主辦的2022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中,「思」字最高票當選。
大陸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感染:國內外資料證實奧密克戎致病性減弱
中國國家衛健委12月26日晚發佈公告:將新冠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這是自2020年1月20日中國開始實施嚴格的傳染病甲類防控措施後,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