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潮流
青年與革命:被遺忘的墨西哥1968
1968年10月3日的黎明,對於墨西哥人來說,是鮮紅的。前一夜,便是著名的「特拉特洛爾科之夜」。這一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直到2001年新總統推動相關政府檔的公佈,真相才在三十餘年後水落石出。
《兩岸犇報》索取點
《兩岸犇報》隔週三出刊,每期發行量一萬五千份,在北中南共70個合作置放點,並在全台有67所大學院校有發報志工提供報份供民眾及學生索閱,台北地區已普及至各里辦公室與活動中心,其餘則在鄉鎮級以上圖書館皆有提供上架閱覽。如您願意提供置放點,請線上填寫相關資料:http://goo.gl/nRsnmZ
延續、轉折與革命:以文化運動為方法
時值五四運動百年之際,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東方學刊》訪問了北京清華大學汪暉教授,回顧其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個階段對「五四」認識的變化與延續觀點。汪暉提到,從胡適開始,有很多人把新文化運動和「五四」學生運動對立起來,覺得學生運動的興起導致了新文化運動的終結。這個解釋之前在大陸並不那麽受重視,過去熟悉的解釋是把「五四」運動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起源和十月革命的緊密關係。
陳映真:楊逵「和平宣言」的歷史背景
1999年3月,陳映真先生在楊逵發表「和平宣言」五十週年之際,撰寫了「楊逵和平宣言的歷史背景」一文,對於我們今日理解「和平宣言」的歷史背景與時代意義,仍然具有深刻的解釋力。
論「後美國時代」的來臨 (50%版)
八方論談 08-30-18 訪問:陳福裕/兩岸犇報 社長 主題:論「後美國時代」的來臨
西方政黨政治的興衰
【犇報編案】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王紹光,撰寫了一篇討論西方政黨政治的文章,近日在大陸的微信廣為流傳。該文通過對現代政黨政治的跨國和歷史比較,分析了過去數十年來,西方政黨政治陷入危機的原因。同時,該文也在上述的基礎上指出了共產黨的與眾不同之處。本報僅摘錄該文前半段關於西方政黨政治的論述,提供讀者面對台灣政黨惡鬥的另一種分析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