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中國ING
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 東盟「捲土重來」力壓歐盟
近年來,東盟和歐盟在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位置上反復易位,雙方「競爭」日趨膠著。今年前兩個月,東盟落後歐盟30億元(人民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今年第一季度,前兩個月被歐盟反超的東盟「捲土重來」,力壓歐盟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
中國廣東海上風電每年節約煤約24萬噸,減少碳排放約45萬噸
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汕頭市南部海域的勒門列島附近,35台7兆瓦風機的葉片飛速旋轉。專案在穩定運行三個月之後,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5萬噸。
中緬國際大通道大瑞鐵路杉陽隧道貫通
經建設者14年艱苦施工,中緬國際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雲南大理至瑞麗鐵路杉陽隧道3月28日貫通,全長13.39公里,共穿越橫斷山區6條大型斷層破碎帶。自2008年開工以來,杉陽隧道先後發生溜坍、突泥、湧水等地質災害700餘次,這座隧道的成功貫通,為中國同類地質條件下的隧道施工積累了經驗。
中國最高海拔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投產發電
3月18日,中國海拔最高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兩河口水電站平均海拔3000公尺,是中國水電開發向高海拔寒冷地區發展的標誌性工程,緩解四川電網「豐餘枯缺」的問題。
吉林省一天新增2000多例新冠確診,專家詳解背後原因!
3月12日,吉林省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412例、無症狀感染者744例。專家指出一方面反映出奧密克戎病毒傳播隱匿、傳染性強,易形成社區傳播。另方面,反映出個別地區面對疫情快速上升的形勢,醫療資源擴容能力不足,導致短時間內集中收治受限。
中國兩會工作報告各項重點極簡版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3月5日,中國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在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全年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國女科學家撐起科學研究的「半邊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9年發佈的女性研究人員在科研隊伍中占比統計結果顯示,各大洲女性占比從18.5%至48.2%不等,世界平均值為29.3%。而據中國科協統計,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約占40%,其中互聯網、生物醫學等領域女性占比超過半數。
再見,北京冬奧!主火炬在中國式浪漫中熄滅!
2月20日晚,主火炬「大雪花」緩緩落下,奧運之火漸漸熄滅,五環焰火升起,與2008年奧運同樣的五環煙花相呼應。鳥巢上空打出「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的煙火,為本屆冬奧會畫上成功圓滿的句號。張藝謀與團隊決定在冬奧會閉幕式上刻畫「折柳寄情」意象,我們沒有太多的悲傷,更多的是一種深沉的紀念。
八百里長江的變化,衛星拍得清清楚楚!
幾年前,非法碼頭遍佈河道,「散亂汙」企業林立,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如今的衛星圖上,那些非法碼頭、「散亂汙」企業,固廢堆放點、危舊居民區,變得綠意盎然,煥發出勃勃生機。
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 中國將全面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東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中國大陸正式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將把中國東部的算力資源循序漸進地向西部轉移,解決中國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的問題,從全國角度一體化的策略優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