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中國ING
中國提升新冠檢測能力 兩天完成近180萬人次並得出結果
為了避免檢測中遭遇「人山人海」的排隊人潮,北京、長春、石家莊等地在精簡流程上下了不少功夫,提升了檢測效率。1月22日至23日,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分批次對區域內居民、駐區單位工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短短兩天,兩區開展大規模檢測已採樣179.9萬人次。
京哈高鐵全線貫通 北京至瀋陽最快只要2小時44分
京哈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哈高鐵全線通車,中國高鐵縱向主軸南北貫通,有助於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人員以及要素資源跨區域長距離高速流動。北京至瀋陽、哈爾濱,開車分別要7小時多、12小時半左右,如今若搭乘高鐵,最快只要2小時44分、4小時52分。
里程碑!中國經濟總量躍上一百兆元
中國經濟迎來重要里程碑。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百01萬5千986億元,首次突破100兆元大關。中國從1952年的679億元到如今超百兆元規模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堪稱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種人數突破100萬
截至2021年1月11日11時,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種人數突破100萬。目前北京市共運行新冠疫苗接種點241個,配備預防接種人員8700餘人,組成市級應急接種隊伍66支。
全民免費!大陸新冠疫苗將上市 接種優先包括在陸台胞
大陸自主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獲當局批准附條件上市,保護效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未來將為全民免費提供。國台辦也在30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應詢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優先考慮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包括在大陸的台灣民眾。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二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進入前10行列。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萬9867篇,占世界份額的31.4%,排在世界第2位。排在首位的美國發表論文6萬2717篇,占32.9%。
中歐班列「長安號」已覆蓋15條線路45個國家和地區
中歐班列「長安號」向西已開通西安至中亞、歐洲15條線路,覆蓋45個國家和地區;向東通過海鐵聯運,實現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無縫對接,真正構建起「海陸空網」立體絲路開放通道。
想不到中國交通發展有那麼多世界第一!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佈《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交通發展多個世界第一。包括港口貨物輸送量、集裝箱輸送量、快遞業務量、世界單條運營里程最長、海拔最高...等等等等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居首
日前,中國大陸單獨申報的「太極拳」、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兩個專案,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名錄,居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