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中國ING

【犇報專題】通往未來的答卷——大陸2020高考

4 年前 / 0

2020年7月7日,大陸1071萬考生在延期30天後走入大學入學的高考考場。這注定是一場不平凡的「大考」,從2020年伊始至高考前夕,大陸社會經歷從疫情到汛情的雙重壓力,既考驗考試單位的應變處置能力,也考驗著今年大陸高考生的韌性。在疫情和暴雨中,2020年大陸高考經受了怎樣的考驗和歷練,一千多萬考生從這場「大考」中又收穫了怎樣的成長,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揭曉。

「世界經濟大事件」: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4 年前 / 0

大陸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作出重大判斷——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大陸最高決策層會議首次公開作此判斷。從「轉向」到「已進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功變軌,對於世界經濟來說,其規模和影響堪稱「大事件」。

十級狂風中點燃一根蠟燭——中國大陸自主研發重型燃機

4 年前 / 0

這個點火試驗到底有多難呢?打個比方吧,就像在十級狂風中去點燃一根蠟燭。中國引進重型燃機,只要一談到技術轉讓,國外企業都是一口拒絕,這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關鍵核心技術。長期以來,只有美國、日本、德國等少數國家能夠自主研發重型燃機。中國企業用起來不僅貴,還充滿變數。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國外「斷供」了,國內「買不到」核心部件,電廠就只能「癱瘓」。

中國自主研發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完成海上首飛

4 年前 / 0

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完成海上首飛。世界範圍內,目前研製和裝備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主要有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等少數幾個國家。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國家應急救援重大航空裝備,對於填補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能力建設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犇報專題】大陸洪水防災進行式

4 年前 / 0

6月以來,大陸南北方全面進入主汛期,各地呈現降雨總量多,局部強度大的特點。截至6月30日,大陸各地平均降水量293.9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十多。據統計,截至7月3日,洪澇災害造成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湖北等26省(區、市)1938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人民幣。

中國大陸首台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啟用發電

4 年前 / 0

大陸首台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日前在三峽集團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並網發電,這是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中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此次10兆瓦大容量機組並網發電代表中國具備10兆瓦大容量海上風機自主設計、研發、製造、安裝、調試、運行能力,是實現海上風電重大裝備自主生產的重要成果。

這部紀錄片是武漢安全的證據!日本導演記錄疫情下10個故事,火遍國內外

4 年前 / 0

竹內亮此次在武漢拍攝了10天,聆聽了10位武漢人的10段疫情故事,每段故事都讓他生出共鳴。為什麼一定執著於「外國人想看」?竹內亮的回答非常誠懇,「太多人對武漢有偏見了,我作為一個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一個紀錄片導演,我一定要去拍武漢,給全世界介紹最真實的武漢,這部紀錄片就是我的證據。」

新疆10億噸級大油田日產原油近六千噸

4 年前 / 0

近年來,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步伐不斷加快,在瑪湖地區發現了10億噸以上規模儲量,是近年來大陸最大的油氣勘探成果之一,是中國石油原油上產和儲量增長的重要接替區域。

三峽電站「零非停」超三年 已經進入「青壯年」期

4 年前 / 0

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中國三峽電站已經保持零非計畫停機超過三年,運行管理體系逐步成熟,已經進入日臻完善的「青壯年」期。所謂非計畫停機又稱為「非停」,指發電系統處於不可用而又不是計畫停運的狀態。「零非停」一般很難達到。作為世界上裝機總量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從2017年開始,已連續三年多保持「零非停」。

【犇報專題】「海南自由貿易港」劍指何處?

4 年前 / 0

【編按】海南島被大陸官方定位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是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國家海上交往的最前線。2020年6月初,「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方案」正式發佈,自由貿易港作為境內的關外,貨物資金人員可自由進出,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讓海南自由貿易港成為繼香港、新加坡、鹿特丹、杜拜等國際知名自由貿易港之後,一個新崛起具有最高水平開放,承擔大陸對外開放建設,打造開放型經濟體制的新地標。

第 26 頁,共 4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