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 中國ING
三峽電站「零非停」超三年 已經進入「青壯年」期
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中國三峽電站已經保持零非計畫停機超過三年,運行管理體系逐步成熟,已經進入日臻完善的「青壯年」期。所謂非計畫停機又稱為「非停」,指發電系統處於不可用而又不是計畫停運的狀態。「零非停」一般很難達到。作為世界上裝機總量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從2017年開始,已連續三年多保持「零非停」。
【犇報專題】「海南自由貿易港」劍指何處?
【編按】海南島被大陸官方定位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是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國家海上交往的最前線。2020年6月初,「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方案」正式發佈,自由貿易港作為境內的關外,貨物資金人員可自由進出,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讓海南自由貿易港成為繼香港、新加坡、鹿特丹、杜拜等國際知名自由貿易港之後,一個新崛起具有最高水平開放,承擔大陸對外開放建設,打造開放型經濟體制的新地標。
【犇報專題】從「人大兩會」看中國經濟
「今年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是大陸「人大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備受關注的熱點。沒錯,GDP增速目標,這個歷年最受關注的經濟指標之一,沒有出現在今年的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 當然,大陸今年不提GDP增速具體的量化指標,不代表沒有目標。
中國再次登頂珠峰!你好,世界的新高度!
此次登頂測量隊員在峰頂停留150分鐘,也創造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間新紀錄。隊員還在峰頂進行雪深和氣象等測量,高海拔測量將增進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並促進科學發展。峰頂測量完成後,後續測繪人員將分析、比對、檢核多種結果,公佈最終珠峰高程資料。
大陸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今年將進行海上首飛
飛天、入海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近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佈:大陸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將於今年下半年在青島進行海上首飛試驗,全面推進專案研製。
【犇報專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
中國大陸「2020珠峰測高」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多項最新測量技術和設備大顯身手。為人量身高,一把尺就夠。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呢?而攀爬世界高峰的測繪隊員,又是如何看待珠峰測量任務呢?且看犇報專題介紹。
攀登者!珠峰「身高」測量史
中國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目前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珠穆朗瑪峰是全球海拔最高峰,對珠峰高程和相關知識的探求,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代表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已成為人類瞭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歷史上,人類從300多年前便已邁出了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多個國家的探險者和測繪工作者都曾為準確測量珠峰高程貢獻過力量。今天,中國測繪工作者將再攀珠峰,用更為先進的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測定珠峰高度,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
新基礎建設,帶動中國經濟新發展
中國大陸從政府推廣部署,到地方政府積極回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礎建設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新基建,以新發展為主要理念,以技術創新為內在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朝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位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透過「一業帶百業」,藉由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帶動中國經濟新動能。
【犇報專題】廢墟上的奇蹟——青海玉樹地震十週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轉瞬10年,一個綠色的現代化高原新城,矗立在三江源頭,見證著災後重建的奇蹟。地震後,北京第一時間啟動了對口援建玉樹工作,先後派出了4批、176名援青幹部投身玉樹的各項事業,為玉樹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10年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6.6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建項目319個,幫助全州19萬餘貧困人口脫貧,玉樹一市五縣順利完成脫貧。
「後疫情」:中國將拉動世界經濟復甦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幾乎肯定」會發生衰退,並「有可能達到創紀錄的規模」,這場危機是一次「對整個人類社會的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3%的衰退,比金融危機期間更加糟糕。中國大陸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分析稱,中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內需市場,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巨大,迴旋空間廣闊,這是中國對沖疫情影響的最大優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因疫情的短暫衝擊而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