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專題】中國式「社會治理」

By 犇報編輯部 / 2020-09-25 16:07:14 /
中國經驗
摘要:

【犇報專題】中國式「社會治理」
‧ 大陸鄉村戰「疫」的基層治理密碼
‧「95後」農民工蘇州落戶記
‧ 大陸基層法院親歷記

大陸鄉村戰「疫」的基層治理密碼

xxx武漢的志願者為社區居民送菜上門(2月23日攝)。

潮濕悶熱的梅雨季過後,武漢迎來更加炙熱的高溫「烤驗」。對陳玉村黨支部書記張文喜來說,除了勸說村民不要聚餐、登記報備人員流動等常態化防控工作外,更多的精力被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和村莊產業發展上。

距離武漢主城區27公里的陳玉村,共有村民496戶、1508人,超過一半的村民都在武漢以及南京、上海等地打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陳玉村無一例感染或疑似病例。

「建好自己的群,守住自己的路(卡口),滿足群眾的需要」是張文喜戰「疫」的三大制勝法寶。他說,當時村裡回應全市統一部署進行「封村」。「村社區封不封得住,要看村支部能不能說服老百姓。要讓村民配合,我們就要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

「5名村幹部、19名志願者、41名黨員全員上陣,每個人都守好自己的崗。」張文喜說,掛橫幅、播喇叭、敲鑼喊,發動群眾建起「銅牆鐵壁」。

針對最初從武漢城區返鄉的447名村民,張文喜和村幹部、志願者每天上門測體溫。「村民們囤的年貨到正月十五過後基本上就吃完了。」張文喜回憶說,當時,村幹部組織了超市供應商建立採購群,由供應商去大超市統一採購,然後逐戶送到家門口。「僅村裡的微信服務群就有5個,村幹部們時常到凌晨兩點多還在忙著回覆資訊。」

公共衛生治理這張網,關鍵在基層。回顧自己帶領村民的戰「疫」過程,張文喜深有感觸地說:「老百姓信任村支部,自覺跟著幹,不是靠說空話說大話。村支部只有為老百姓幹實事,才能真正體現基層治理水準。」


「95後」農民工蘇州落戶記

xxx大陸民警展示首張發放的城市務工居住證(2016年5月20日攝)。

蘇州市吳中區城南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佔地約500平方米的大廳寬敞明亮,9個櫃枱式服務窗口前,市民有序排隊、諮詢、辦事,牆上的電子顯示幕滾動播放著便民資訊和叫號提醒。

來蘇州務工多年的羅莉難掩期待之情,小心翼翼地將身份證、戶口名簿、積分入戶准入卡、不動產權證書等落戶材料交給工作人員,靜靜等待審核。伴隨著紅色印章落下的清脆噠噠聲,羅莉如釋重負。「出門前還擔心材料不齊,沒想到5分鐘就辦妥了。」羅莉說,從這一刻起,自己算是真正在蘇州紮下了根。

羅莉1995年出生於四川省宜賓市的偏遠山區,全家世代務農,她是家族中第一個嘗試走出深山的人。2012年,中專畢業的羅莉背起行囊,搭乘東行的列車,隻身來到蘇州闖蕩。

幹餐飲、站前台、做後勤……「川妹子」羅莉爽朗幹練,很快便適應城市的工作氛圍和生活節奏。眼下,她在一家企業從事財務工作,日子逐漸有了起色。在朋友眼中,羅莉是一名「老蘇州」。在當地生活了8年多,她對這座城市的「脾氣」和「味道」了然於胸。但在羅莉看來,自己依然是個異鄉人。「沒戶口就沒有歸屬感,仿佛依然格格不入。」一絲落寞之情從羅莉眼中閃過。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大陸勞動年齡人口總量近9億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數量約1.74億人。在經濟大城市蘇州,外來務工人員數量尤其龐大。蘇州市公安局統計顯示,該市流動人口連續多年超過800萬人,大於戶籍人口數量。

不能讓建設者流汗又流淚。早在2016年,蘇州便探索推行積分落戶制度。相比高學歷人才,農民工群體落戶難度更大,積分落戶制度為他們開闢了一條新通道。蘇州在積分落戶制度設計上盡可能向農民工群體傾斜,「連續居住年限」和「繳納社保年限」在計分標準中分值佔最高,拿滿分可達300分和500分。

「我通過『連續居住年限』和『繳納社保年限』,共獲得了近600分。」羅莉說,加上『技能證書』積分和『社會服務』積分,積分落戶不再遙不可及。

羅莉所在的城南街道位於蘇州市南大門,下設15個社區、59個居民社區,戶籍人口5.3萬人,外來人口13萬人。

為發揚「店小二」精神,當地派出所靠前服務。根據蘇州市積分落戶政策,長期居住的流動人口須每年更新一次居住證,方可連續積分。「南區派出所工作人員主動到社區,及時提醒我們更新居住證。」羅莉說。

在戶籍制度改革助推下,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選擇在城市「生根發芽」。2016年以來,累計有29992人通過積分制度在蘇州落戶安居。今年以來,儘管面臨疫情等挑戰,1至7月申請積分落戶蘇州市區的人數依然達到4771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

大陸官方放開中小城市落戶、完善特大城市積分落戶制度,目的是加快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推進城鎮化。好處是既改善農民居住和生產生活條件,又為城市提供勞動力支撐,有利於建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新型城鄉工農關係。

在羅莉居住的社區,像她這樣的年輕外來務工人員不在少數。「很多人都實現了買房買車的願望,這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羅莉有感而發。「眼下,弟弟已經18歲了,我要鼓勵他以後也來蘇州,和我一起打拼。」羅莉說,只要腳踏實地,大山裡走出的年輕人也有底氣在城市乘風破浪。


大陸基層法院親歷記
◎文/毛一竹(新華社記者)

xxx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市民利用自助立案系統生成訴狀。

下午兩點,形形色色的人陸續進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排隊、取號,然後各自尋找位子,坐在電腦螢幕前填寫訴狀。

20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的大陸電影《秋菊打官司》裡,老百姓礙於法律知識有限,少不得四處求人寫訴狀。如今,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許多基層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設置了自助立案系統,老百姓只要坐在電腦前,跟隨系統提示動動手指,或是語音輸入,便可生成一份自己的訴狀。

53歲的四川籍外來務工龐洪生平第一次打官司。在南海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他點開系統上的「我要起訴」,一筆一畫地在螢幕上手寫訴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回頭詢問法院的工作人員。

自助立案系統上,訴狀有兩種填寫方式。一種是問答式,當事人像做選擇題一樣回答問題,答完所有問題便可生成訴狀;另一種是範本式,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訴狀範本進行修改。

龐洪選擇了範本式。「如果是我自己寫,根本不知道從哪寫起,有範本就好多了,用起來很方便。」龐洪說。20多分鐘後,訴狀填寫完畢,手機震動,短信提醒「立案成功」。龐洪長出一口氣,拿起一摞厚厚的材料奔向立案窗口。

「我是做工程的,工程方欠我們工人一筆尾款,一共13萬多元人民幣,是大家的血汗錢。」龐洪說,「雖然是第一次打官司,但我們的理由正當,相信法院會給我們一個公正的判決。」

自2015年5月1日起,大陸法院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廣東法院的立案數量總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僅立案效率明顯提升,訴訟服務水準也邁上了新台階。

在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前來遞交立案材料的律師馮志亮說:「過去,同事們總是抱怨有案件立不了,或是為了立案跑了兩三趟。現在基本上一次搞定,就算材料不全,也會一次性告知補齊,大家都覺得越來越方便了。」

近年來,隨著大陸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日益普及,各地法院整合資源,推動司法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網上立案發揮了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作用,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順利立案。

2018年成立的廣州互聯網法院,是繼杭州、北京之後大陸成立的第三家互聯網法院,近年來不斷探索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對訴訟服務進行改造。

打開電腦、熟練操作網上立案系統的廣州華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法律顧問鞠慕雲說:「這個操作介面簡單易懂、容易上手。」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司遭遇侵權,需要馬上起訴,如果是過去,要等工作日再去法院立案,現在只需在法院官網填寫資料,上傳證據,等審核通過便可立案,一周以內都有回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統計,截至7月31日,今年廣東全省法院網上立案數達95.8萬,同比上升43.1%,網上立案率達72%。在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地區的部分法院,網上立案率已超過90%。

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大陸經過法院改革後最大的變化不僅是多樣化、智能化的立案方式,還有法院立案觀念的轉變。打官司更方便了,案件數量增多了,不少基層法院通過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拓寬大陸群眾的糾紛解決管道。將立案與訴前調解銜接得更加緊密,發揮線上調解的功能,將一部分矛盾通過訴前調解快速化解,從源頭上有效化解群眾糾紛。

【延伸閱讀】
《兩岸犇報》第237期上線囉!
【犇報社評】海峽無中線,戰場在台灣
溫鐵軍:要是城市化率真的超過50%,中國危矣
大陸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中國當年為什麼要搞「上山下鄉」?
不隨新冷戰起舞,「民主同盟」不過是美好昔日的故技重施
中美和平共處,美國準備好了嗎?
蓬佩奧的「新冷戰檄文」,回到過去並不能改變未來
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西方對華政策的失敗源於三大錯誤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