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從紫禁城到人民的博物院:見證中國變遷的大陸故宮
建成於1420年,即將600歲的大陸故宮,曾是明清兩代皇宮;如今,它已成為世界上來訪觀眾最多的博物館。大陸故宮也把中國文物展到海外,在30多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組織了200餘項重大文物對外展覽交流專案,觀眾人數過億。在傳播中華文化、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方面,大陸故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漢力爭八成以上幼兒進公辦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今年2月大陸網民傳出「民辦(私立)幼兒園將退出歷史舞台」的網路謠言,北京教育部隨即發文澄清稱,私立幼兒園不僅不會退出歷史舞台,相反還會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辦園,特別是引導和扶持更多私立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大陸所謂的「普惠性服務」類似於台灣近幾年推動的「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園。同時,為了破解大陸幼兒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大陸國務院計畫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到80%的目標。
大陸社區幼兒園為何配套難?
今年2月大陸網民傳出「民辦(私立)幼兒園將退出歷史舞台」的網路謠言,北京教育部隨即發文澄清稱,私立幼兒園不僅不會退出歷史舞台,相反還會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辦園,特別是引導和扶持更多私立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大陸所謂的「普惠性服務」類似於台灣近幾年推動的「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園。同時,為了破解大陸幼兒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大陸國務院計畫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到80%的目標。
中國大陸「最北村莊」在「找北」中走向振興
多少年來,「靠山吃山」是「最北村莊」人們的生活準則。隨著林區停伐,這裡的人們開始尋找轉型的路。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這些當地人以前所忽略的、成為眾多遊客前來「找北」的目標。
招不到、留不住,大陸幼教師資「短板」怎麼補?
今年2月大陸網民傳出「民辦(私立)幼兒園將退出歷史舞台」的網路謠言,北京教育部隨即發文澄清稱,私立幼兒園不僅不會退出歷史舞台,相反還會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辦園,特別是引導和扶持更多私立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大陸所謂的「普惠性服務」類似於台灣近幾年推動的「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園。同時,為了破解大陸幼兒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大陸國務院計畫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到80%的目標。
大陸革命聖地延安告別絕對貧困
陝西省政府5月7日宣佈,延安市延川、宜川兩縣退出貧困縣名單。這標誌著中國大陸奉為革命聖地延安的貧困縣全部「摘帽」,從此告別絕對貧困,226萬老區人民開啟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棉花裡盛開的藝術世界
取一撮棉花,拿一把剪刀,選一個鑷子,通過拉、撚、搓、剪等手法,憑藉手工摩擦產生的靜電,將一絲絲棉花貼到畫板上,最後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畫作。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被稱為「絲畫」,又叫「棉花畫」。袁洪濱正是當前「棉花畫」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享譽中外。他的部分作品被知名博物館收藏。
2019,看好中國?看衰中國?
2019年中美貿易表面停戰,但中美檯面下的角力卻繼續進行。現在,世界格局正在進行劇烈的調整與演化,其結果絕不會是逆全球化,而是在醞釀和推動新一輪更加深刻的全球化進程。 當前中美貿易爭端表面看是經貿摩擦,實際上是中西方兩種政治經濟模式之間的競爭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