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

中國自主研發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完成海上首飛

4 年前 / 0

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完成海上首飛。世界範圍內,目前研製和裝備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主要有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等少數幾個國家。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國家應急救援重大航空裝備,對於填補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能力建設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台灣出生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夫人其「納粹」言論引爭議

4 年前 / 0

日前,前美國林傑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Jim Mullinax 2017年8月~2020年7月任職)妻子莊祖宜早先一則微博引發了軒然大波。有微博用戶拿出了或為莊祖宜在國外社交平台上的發言,在國外社交平台上另外一番嘴臉,卻到這裡來陰陽怪氣地寫青春傷痛文學?

西周夔紋銅禁:從電解銅廠撿回拼成的國寶

4 年前 / 0

在天津博物館有這樣一件青銅器珍品,它曾被軍閥盜掘、被日軍劫掠、被砸成碎塊賣到電解銅廠,後被文物工作者一塊塊撿回,由專家歷時三年「拼接」復原。它,就是西周夔紋銅禁,是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名副其實的國寶。

古蜀後裔埋骨之地找到了

4 年前 / 0

22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佈,在眉山市彭山區發現戰國至明清時期墓群——大墳包墓地,專家判斷此地為古蜀後裔的埋骨之地。傳說中古蜀國被秦滅以後,蜀王敗逃,死於武陽城。蜀王親眷及僚屬的後裔此後就一直在武陽城生活,武陽城城址位於眉山市彭山區武陽鎮五一社區,北距成都約60公里。

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發起全球征名活動

4 年前 / 0

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正式啟航。7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在海南文昌啟動了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征名。讓大眾參與、向公眾徵集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的命名,更有利於航太知識的普及,吸引大眾對中國航太事業的關注。

出發吧,飛向火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4 年前 / 0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300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仰望星空,以《天問》提出177個問題,闡發對宇宙萬物的理性哲思。2300多年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升空,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

中國最神秘的城市,沒有名稱,只有一個代號,叫404

4 年前 / 0

我叫李楊,我出生在404。404是個代號。今天,你上網打開網頁時看見404,就是在告訴你網頁找不到。不管在公開發行的紙質地圖、電子地圖、城市清單、車牌號、電話區號,淘寶可送達的城市列表上,你都找不到404城。你找不到它,因為這曾經是中國造原子彈的地方。而現在,這個地方已經基本廢棄了。

火星的召喚?為何多國選在今夏進行火星探測

4 年前 / 0

地球和火星每兩年會處於一個適合展開太空任務的理想位置,接下來的幾周內,地球將迎來兩年一次的火星探測發射視窗期。在此期間,多個國家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紅色星球」,希望充分利用這一時機開展火星探測。為何如此「鍾愛」火星?歐航局和美航天局都表示,火星是研究地球外有無生命的最佳地點,也具有提供居住可能的潛力。

在內蒙古大草原邂逅6800年一遇的彗星

4 年前 / 0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國國家天文台明安圖觀測基地,眾多觀星愛好者捧著「長槍短炮」,等待著一位獨特的「貴客」到來:一顆編號為「C/2020 F3 (NEOWISE)」的彗星。7月底之前,人們都有機會在西北方的夜空中,一睹這顆6800年一見的彗星真容。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執行

4 年前 / 0

7月17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畫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

第 74 頁,共 1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