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話空間

楊渡|疑美是公民的基本人權

2 年前 / 0

懷疑,是一個公民社會的基本素養。懷疑美國政府,是公民的基本人權。今天美國人民難道有信任他們的政府嗎?美國人民不信任政府,賴清德要台灣人民不能懷疑美國,這不是證明他是一個沒有公民素養的人?這樣的人要選總統,若他當了權,台灣會如何?再造一個新神壇?再造一個新獨裁政權嗎?

台灣對美軍購布雷車:一個小老百姓的憤怒

2 年前 / 0

埋在金門、馬祖、東引等地的地雷,到底炸死了幾個來犯的共產黨解放軍?不知道。可以確定的,踩地雷被炸死的國軍官兵和老百姓,絕對比敵人多得多多。台灣一旦佈滿地雷,到處是雷區,出行受限,舉步維艱。進入戰爭狀態後,國內外觀光旅遊業立即消亡,人們的生活進入無盡的黑暗期,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

楊渡|美國兵推中沒看到的三個字!

2 年前 / 0

看美國兵推,最讓人寒心,最難以忍受的,就是中間未曾看到三個字:「台灣人」。那不被看見的「人」啊,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家園!在戰爭來臨之前,台灣人民還有機會,拒絕戰爭,拒絕成為美國的棋子,拒絕美國把我們的家園變廢墟,拒絕美國把我們的孩子變成戰場的屍袋。

西方國家靠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隸經濟實現工業化、現代化

2 年前 / 0

西方國家在全球主導「進步」、「現代化」的敘事,推廣「自由、民主、人權」時,影視產業中對殖民主義的反思,巧妙的被挪用為遮掩後殖民的現實。唯有重新檢視西方的「現代化」敘事,才能明白西方引領人類社會率先進入工業化,根本不是建立在「制度優勢」、「文化優勢」,而是奠基在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隸經濟。

盧荻|抗疫退出的治理問題與政治

2 年前 / 0

瘟疫的特性正在於不容許個人化的「自由地選擇」(free to choose),病毒的傳染性是一種強制,個人的選擇必然會影響到別人,導致自身和群體的「自由地喪失」(free to lose)。民主,就抗疫的公共治理而言,就是說國家應當發揮領導作用,代表集體作出超越個體選擇的決定,權衡取捨因此不應該取決於個體化的政治表態。

《紅色青春》:跨越白色恐怖歷史鴻溝,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

2 年前 / 0

如果,我們對白色恐怖歷史的理解,仍以怨恨國民黨、恐懼共產黨作為基底,只強調冤假錯案與追捕審訊刑求,那也只是延續仇恨,把過去的對抗繼承到眼前。而進一步超越克服的可能,便是面對發生悲劇的歷史根源。紅色青春,跨越了白色恐怖的歷史鴻溝,為我們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要解決的是西方殖民主義解決不來的問題

2 年前 / 0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以進步自居主宰全球,在全球推廣普世價值,卻對發展中國家人民遭遇的困境提不出具體解決方案。顯然,立足於殖民主義的「現代化」方案,並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令人期待,因為「中國式現代化」力圖解決西方殖民主義解決不來的問題。

盧荻:貿易戰的背後是什麽?

2 年前 / 0

將分析焦點校準在投資問題上,就引申出對世界經濟的形勢和特性的兩種不同解釋:一是凱恩斯經濟學的金融化理論,另一是馬克思經濟學的利潤率下降趨勢理論。有理由相信,是金融化理論較為符合,這正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性質畢竟不同於資本主義。

白紙革命?不要玷污了白紙|方遠觀點

2 年前 / 0

不要忘記在裡面生活的每一個人都不容易,外面那些掩飾不住「歷史終結」式的亢奮與期待反而是最不需要的,那終究只是名為悲天憫人的見獵心喜而已。白紙,應該是純潔無瑕的,不要玷污了白紙。

《流麻溝十五號》:發生在平行時空的「白色恐怖」

2 年前 / 0

解嚴三十五年後,我們在《流麻溝十五號》中,再次看到了國民黨戒嚴令的後果,以及民進黨「抗中保台」的接棒,也就是將共產黨與共產主義視為禁忌,將曾投身此集體改造事業的人們淨化為一個個無辜、懵懂無知的個體,進而將這段歷史用於打造「台灣主體性」的政治工程,和《返校》等作品一同建構了一個平行時空的「白色恐怖」元宇宙。

第 5 頁,共 1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