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社運一周】 5/18-5/24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上周社運資訊有: 【社運一周】 5/18-5/24 ●派遣修法 遁入假承攬?工會:工作一年即應納正職 ●美堤移工罷工後…5人面臨資遣 工人組工會反解雇 ●同婚合法首日 男女同志溫馨完婚 ●長榮重啟勞資協商 工會批資方操作直播話題
《兩岸犇報》第202期 新聞回顧
《兩岸犇報》第202期 新聞回顧:5月11日至5月17日
當台灣跟那個討厭的川普站在一起
政治上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甚至討厭川普和跟著美國一起對抗中國大陸也不衝突。當國際社會仍覺得川普令人頭疼時,對施行親美策略的蔡英文政府而言,川普其實也沒那麼霸道粗魯,甚至還有點可靠。
【犇報社評】中美貿易衝突,一場關乎人類社會未來的制度競賽
近年來,中美關係從貿易失衡、產業競爭、科技對抗到文明衝突的種種說詞,與其說是強調「普世價值」的基督教文明與主張「和而不同」的儒家文化之爭,不如說是,西方擴張主義與倡導「和平共處」,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制度競賽,是一場地緣政治與全球經貿秩序的競爭,其影響既深且遠,關乎著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格局,絕不能等閒視之。
邊打邊談邊自主 華為沉穩迎向貿易戰
事實上,不僅是對中國企業本身,美國的「華為封鎖令」也為歐盟國家加緊5G電信建設提供黃金機會,就在美國宣布封鎖華為之後,德國總理梅克爾與網管局長霍曼便先後表示「不會將中國企業排除在德國5G建設之外」,明顯不隨美國起舞。 過去美國媒體最喜嘲諷中國的網路防火長城,但時至今日,我們卻見得美國自外部將這堵長城的範圍給越圍越長、越圍越大。或許,樂於四下強蓋各種形式「圍牆」的這檔事,日後終將成為川普時代最顯著的特徵也說不一定。
原來蔣介石是對的?刑法外患罪改惡之後
【編按】 1949年5月20日,因為大陸上的國共內戰打得火熱,台灣實施了戒嚴,時間長達38年。70年後,執政當局一場刑法外患罪擴大解釋的修法,以及在野側翼政黨提出沒收所謂共諜組織財產的主張,無不讓人想起戒嚴時期讓人聞之色變的「懲治叛亂條例」、「肅清匪諜條例」兩項打擊異議者的惡法。本報「對話版」邀稿兩篇文章,組成【專題】「你戒嚴了嗎?集體霸凌『異議者』的時代來臨」,分別從政治受難人家屬的角度,以及社運媒體記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反思性的意見,供讀者參考。
【社運一周】 5/11-5/17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上周社運資訊有: 【社運一周】 5/11-5/17 ‧企業違法 微罪不罰?蔡政府選前給資方「真牛肉」 ‧台鐵員工底薪低 強制休假遭反彈 ‧長榮同意下周協商 空服員罷工現轉機 ‧同婚專法過了 同志524可登記結婚
刑法外患罪擴張 打了轉型正義一巴掌
【苦勞評論】 民進黨高官或許可以一邊使用「保密防諜」這類戒嚴時代的語言,一邊高唱民主自由,而絲毫不覺得矛盾,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刑法》外患罪的擴張,絕不像民進黨所說的,是民主的一大進步,相反的,是民主自由的大倒退!此次修法的效應影響的絕非只是「共諜」而已,更有侵害和箝制人民的言論思想自由之虞。 經歷過白色恐怖年代,執政者更應對國安權力的運用戒慎恐懼,也應對過去國民黨強制灌輸人民的反共意識形態有所反省,否則無論用多麼冠冕堂皇的話語包裝,都沒辦法掩飾自己和長年反對的兩蔣威權統治,其實相差無幾。
【社運一周】 5/4-5/10
《兩岸犇報》與苦勞網合作,以「社運一周」的方式回顧台灣當前社運動態。上周社運資訊有:【社運一周】 5/4-5/10 「廢核遊行 萬人參加 蔡賴也參一腳引爭議 「五一前夕 移工先上街 籲廢除私人仲介制度」 「長榮空服員辦罷工投票 六月上街遊行爭取社會支持」 「五一遊行 近萬勞工風雨無阻 巧扮媽祖 斥藍綠白總統參選人」 「越南移工罷工 一日成功!美堤食品將償還加班費和罰款」